——連父皇都沒有說什麼呢。
隻是,到了後來,事情就漸漸的變了。
先帝駕崩的突然,儲位未定,年長的幾位皇子蠢蠢欲動,年幼的兩個母族也是有心,一時間,金陵風雲突變。
元城長公主沒有同胞兄弟,為保全下半生的榮華,少不得要在其中押注。
她與靖安侯府選擇的,便是實力最為強盛的三皇子。
最初的時候,事情也確如她想象一般,三皇子一馬當先,拔得頭籌,籠絡大半先帝舊臣,率先對其餘幾位皇子的勢力展開清洗。
勝利在望之際,卻出了漏子。
——從沒有被他們視為威脅的嫡長兄,居然從西北回來了。
他暗中籠絡金陵十六衛,將沿路官員嘴封的嚴嚴實實,率軍以為先帝奔喪的名義回京,在即將皇權交替即將塵埃落定的前夕,駐軍金陵城外。
其中意圖,可謂昭然若揭。
後來每每思及,元城長公主便覺諷刺——諸皇子在進行無謂而愚蠢的廝殺時,便早早有人以逸待勞,等著摘果子了。
可是轉念一想,像皇帝這般能夠蟄伏隱忍這麼多年,絲毫不動聲色的人,成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樣深沉的心思,這樣艱難的隱忍,皆是非常人所能及,怨不得人家能做皇帝,別人隻能敗在他手下徒呼奈何。
金陵最強的兩支守備力量便是金陵十六衛以及皇城禁軍,在金陵十六衛暗中效命皇帝,禁軍隻忠於曆任皇帝、此刻卻新帝未定的現實下,所有皇子不約而同的察覺到了危險。
下意識的,他們一掃之前彼此之間的猙獰麵目,近乎詭譎的兄友弟恭起來。
——因為有共同的、強大的敵人。
到了最後的關頭,也隻有抱成團,贏的希望才會大些。
然而,此時再聯合,已經是為時已晚了。
諸皇子的府兵不過五百,便是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幾千,落到幾十萬人裏頭去,同一滴水落入大海沒什麼區別。
再者,這些養尊處優之下的府兵與精幹悍勇的西北軍對上,也並無對抗之力,隻需一個照麵便會慘淡潰敗,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陰謀詭計確實沒什麼作用。
叫人稍稍安心的是,皇帝的態度並不十分強硬,便是駐軍城外,卻也與城內秋毫無犯。
在這樣詭異的僵持之中,停靈七十二日之後,宮內迎來了先帝的喪儀。
細述先帝一生,平南越,定安東,減賦稅,緩刀兵,堪稱一代明主,他在世時,隻怕萬萬不曾想到,自己的嫡親骨肉,竟會在自己身後造成這樣一場動亂。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他去的太過突然,陵寢一幹用物製式都不曾具備,隨即又陷入了諸王混戰的局麵,堂堂一代帝王,竟在梓宮中安置七十二日整,才得以行喪儀,後人想來,也是可悲。
先帝雖親手扳倒何家,也不喜何妃,可真正說起來——他不曾廢後。
既然如此,皇帝便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皇位的正統繼承人。
——連父皇都沒有說什麼呢。
隻是,到了後來,事情就漸漸的變了。
先帝駕崩的突然,儲位未定,年長的幾位皇子蠢蠢欲動,年幼的兩個母族也是有心,一時間,金陵風雲突變。
元城長公主沒有同胞兄弟,為保全下半生的榮華,少不得要在其中押注。
她與靖安侯府選擇的,便是實力最為強盛的三皇子。
最初的時候,事情也確如她想象一般,三皇子一馬當先,拔得頭籌,籠絡大半先帝舊臣,率先對其餘幾位皇子的勢力展開清洗。
勝利在望之際,卻出了漏子。
——從沒有被他們視為威脅的嫡長兄,居然從西北回來了。
他暗中籠絡金陵十六衛,將沿路官員嘴封的嚴嚴實實,率軍以為先帝奔喪的名義回京,在即將皇權交替即將塵埃落定的前夕,駐軍金陵城外。
其中意圖,可謂昭然若揭。
後來每每思及,元城長公主便覺諷刺——諸皇子在進行無謂而愚蠢的廝殺時,便早早有人以逸待勞,等著摘果子了。
可是轉念一想,像皇帝這般能夠蟄伏隱忍這麼多年,絲毫不動聲色的人,成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樣深沉的心思,這樣艱難的隱忍,皆是非常人所能及,怨不得人家能做皇帝,別人隻能敗在他手下徒呼奈何。
金陵最強的兩支守備力量便是金陵十六衛以及皇城禁軍,在金陵十六衛暗中效命皇帝,禁軍隻忠於曆任皇帝、此刻卻新帝未定的現實下,所有皇子不約而同的察覺到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