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擺袖,示意左右扶起七皇子,道:“朕與王,骨肉至親,何來這般多的生分?”
話畢,又轉向被攙扶起的幾位公主,道:“幾位皇妹,自然也是同樣的道理。”
之前的幾位皇子還陳屍殿外,內殿的血腥氣亦不曾散盡,皇帝這幾句話說的漂亮,卻並無人敢當真,皆是低垂著頭,聽從皇帝訓示。
皇帝卻不再說什麼了。
似乎是得了什麼信號一般,一眾內侍自外殿魚貫而入,為皇帝著玄紅二色的九龍袞服,束十二旒冠。
符節令與少府令自殿外入內,屈身近前行跪禮。
少府令抬手,將手中托盤呈上,口中道:“此居先者,即為傳國璽。後三者,即為皇帝三璽,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最末三者,即為天子三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天子七璽俱在,望請陛下恤天之詔,上承宗廟,下安黎庶!”
他這段話說的不算短,殿內卻無人感到厭煩——七璽是傳國根基,自是不容有失。
皇帝示意左右接印,驗看無誤後,少府令與符節令得以退下。
英宗朝老臣尚有存留,局勢已定,自有德高望重者入內,請皇帝往宣室殿登基,受眾臣朝拜。
一切俱已塵埃落定,一切都結束了。
比起其餘的皇子繼位,皇帝登基,對於元城長公主而言,無疑是是最壞的結局。
而且,隨著皇帝位子一日日的穩當起來,這結局會越來越壞,局勢也會愈發糜爛。
元城長公主不知自己是如何站起身的,更不知自己究竟是如何邁動步子的,她隻是麵色慘白,任由侍女扶著,緩緩走出了內殿。
心神恍惚之下,在經過內殿門檻時,她狠狠絆了一下,經了這一日的亂事,身邊的侍女也是神魂欲碎,手上又沒有多少力氣,手一軟,元城長公主的身子便抽了骨頭一般,向地上便軟了下去。
陳慶自外頭入內,順勢扶了她一把,他眯著眼,輕輕笑道:“殿下小心腳下。”
元城長公主記得他的聲音,抬眼望過去,便見到他麵上的淺笑,不知怎的,竟覺與皇帝麵上的笑意有幾分相似。
皇帝也是這般笑著,取了三皇子性命。
她忽的打了一個冷戰,正要收回手,卻聽陳慶道:“現下您便覺腿軟,日後長路漫漫,卻不知要如何熬呢。”
“殿下,”他慢騰騰的一笑,似乎是在關切:“——保重。”
元城長公主嘴唇一個哆嗦,正要開口,陳慶卻將她扶給了一側的侍女。微笑著道:“殿下見諒,奴才還要去回陛下的令,怕是不能同您多說了。”
即使是到了此刻,他對元城長公主也是畢恭畢敬,施禮之後,才動身往內殿去。
元城長公主隻覺身心俱疲,半句話也不想說,半句話也不想聽。
她麵上血跡還不曾擦拭,早就幹巴巴的凝結在了臉上,做一個表情,便會有暗紅色的細小殘渣落下,半是淒涼,半是怖然。
他一擺袖,示意左右扶起七皇子,道:“朕與王,骨肉至親,何來這般多的生分?”
話畢,又轉向被攙扶起的幾位公主,道:“幾位皇妹,自然也是同樣的道理。”
之前的幾位皇子還陳屍殿外,內殿的血腥氣亦不曾散盡,皇帝這幾句話說的漂亮,卻並無人敢當真,皆是低垂著頭,聽從皇帝訓示。
皇帝卻不再說什麼了。
似乎是得了什麼信號一般,一眾內侍自外殿魚貫而入,為皇帝著玄紅二色的九龍袞服,束十二旒冠。
符節令與少府令自殿外入內,屈身近前行跪禮。
少府令抬手,將手中托盤呈上,口中道:“此居先者,即為傳國璽。後三者,即為皇帝三璽,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最末三者,即為天子三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天子七璽俱在,望請陛下恤天之詔,上承宗廟,下安黎庶!”
他這段話說的不算短,殿內卻無人感到厭煩——七璽是傳國根基,自是不容有失。
皇帝示意左右接印,驗看無誤後,少府令與符節令得以退下。
英宗朝老臣尚有存留,局勢已定,自有德高望重者入內,請皇帝往宣室殿登基,受眾臣朝拜。
一切俱已塵埃落定,一切都結束了。
比起其餘的皇子繼位,皇帝登基,對於元城長公主而言,無疑是是最壞的結局。
而且,隨著皇帝位子一日日的穩當起來,這結局會越來越壞,局勢也會愈發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