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比天方夜譚的‘芝麻開門’辛苦得多了。”我歎道。

“這麼一喊,肚子倒餓了,”高島說,“這裏風太大,不如找地方躲下風,先把午飯解決了再說。要是再喊不應,我就繞湖走過去,半個多鍾頭也應該夠了。”

那一天是陰天,風自東來,不時還挾著毛毛細雨,頗有涼意。我們繞到草丘的西邊,靠樹蔭與坡形擋著風勢,在一叢紫花綠葉的長穗木邊坐下。高島解開背囊,取出一件鵝黃色的大雨衣鋪在草地上,然後陸陸續續,變戲法一般取出無數的東西。燒肉粽、紅龜糕、蛋糕、蘋果、香瓜等等,權充午餐是足夠的了。最令我們感到有趣的,是一瓶長頸圓肚的卡繆白蘭地和儼然匹配的三隻高腳酒杯,全都攲斜地擱在雨衣上。他為每人都斟了半杯。酒過三巡,大家正醺然之際,他忽然說:

“來點茶吧。”

“哪來茶呢?”宓宓笑問。

“煮啊。”

“煮?”

“對啊,現煮。”說著高島又從他的百寶囊中掏出了一盞酒精燈,點燃之後,再取出一隻陶壺,三隻功夫小茶盅。不一會兒,香濃撲鼻的烏龍已經斟入了我們的盅裏。在這荒山野湖的即興午餐,居然還有美酒熱茶,真是出人意料。高島一麵品茶,一麵告訴我們說,他沒有一次登山野行不喝熱茶,說著,又為大家斟了一遍。

草丘的三麵都是湖水,形成了一個半島。斜風細雨之中,我起身繞丘而行。一條黃土小徑帶領我,在恒春楊梅、象牙樹、垂枝石鬆之間穿過,來到北岸。瞥見岸邊的淺水裏有簇簇的黑點在蠢蠢遊動,蹲下來一看,圓頭細尾,像兩厘米長而有生命的一逗點,啊,是蝌蚪。原來偌大的一片南仁湖,竟是金線蛙的幼稚園。這水裏怕不有幾萬條墨黑黏滑的“蛙娃”,嬉遊在水草之間和岸邊的斷竹枯枝之下。我趕回高島和宓宓的身邊,拿起喝空了的高腳杯。幾乎不用瞄準,杯口隻要斜斜一掬,兩尾“蛙娃”便連水進了杯子。我興奮地跑回野餐地,舉示杯中的獵物。“看哪,滿湖都是蝌蚪!”那兩尾黑黑的大頭嬰在圓錐形的透明牢間裏竄來竄去,驚惶而可憐。

“可以拿來下酒!”高島笑說。

“不要肉麻了,”宓宓急叫,“快放了吧!”

我一揚手,連水和蝌蚪,一起倒回了湖裏。

大家正笑著,高島忽然舉手示意說,渡口有人。我們跟他跑到渡口,水麵果然傳來人語,循聲看去,對岸有好幾個人,正在上筏。為首的一人牽動水麵的纖索,把白筏慢慢拉過湖來,緊張的索上抖落一串串的水珠。三四分鍾後已近半渡,看得出那纖夫平頭濃眉,矮壯身材,約莫四十歲左右。高島在這頭忍不住叫他了:

“林先生,叫了你大半天,怎麼不來接我們呢?”

“阮籠聽無。”那人隻顧拉纖,淡淡地說。

“你要是不送客人過來,咳,我們豈不要等上一下晡?”高島不肯放鬆。

“這比天方夜譚的‘芝麻開門’辛苦得多了。”我歎道。

“這麼一喊,肚子倒餓了,”高島說,“這裏風太大,不如找地方躲下風,先把午飯解決了再說。要是再喊不應,我就繞湖走過去,半個多鍾頭也應該夠了。”

那一天是陰天,風自東來,不時還挾著毛毛細雨,頗有涼意。我們繞到草丘的西邊,靠樹蔭與坡形擋著風勢,在一叢紫花綠葉的長穗木邊坐下。高島解開背囊,取出一件鵝黃色的大雨衣鋪在草地上,然後陸陸續續,變戲法一般取出無數的東西。燒肉粽、紅龜糕、蛋糕、蘋果、香瓜等等,權充午餐是足夠的了。最令我們感到有趣的,是一瓶長頸圓肚的卡繆白蘭地和儼然匹配的三隻高腳酒杯,全都攲斜地擱在雨衣上。他為每人都斟了半杯。酒過三巡,大家正醺然之際,他忽然說:

“來點茶吧。”

“哪來茶呢?”宓宓笑問。

“煮啊。”

“煮?”

“對啊,現煮。”說著高島又從他的百寶囊中掏出了一盞酒精燈,點燃之後,再取出一隻陶壺,三隻功夫小茶盅。不一會兒,香濃撲鼻的烏龍已經斟入了我們的盅裏。在這荒山野湖的即興午餐,居然還有美酒熱茶,真是出人意料。高島一麵品茶,一麵告訴我們說,他沒有一次登山野行不喝熱茶,說著,又為大家斟了一遍。

草丘的三麵都是湖水,形成了一個半島。斜風細雨之中,我起身繞丘而行。一條黃土小徑帶領我,在恒春楊梅、象牙樹、垂枝石鬆之間穿過,來到北岸。瞥見岸邊的淺水裏有簇簇的黑點在蠢蠢遊動,蹲下來一看,圓頭細尾,像兩厘米長而有生命的一逗點,啊,是蝌蚪。原來偌大的一片南仁湖,竟是金線蛙的幼稚園。這水裏怕不有幾萬條墨黑黏滑的“蛙娃”,嬉遊在水草之間和岸邊的斷竹枯枝之下。我趕回高島和宓宓的身邊,拿起喝空了的高腳杯。幾乎不用瞄準,杯口隻要斜斜一掬,兩尾“蛙娃”便連水進了杯子。我興奮地跑回野餐地,舉示杯中的獵物。“看哪,滿湖都是蝌蚪!”那兩尾黑黑的大頭嬰在圓錐形的透明牢間裏竄來竄去,驚惶而可憐。

“可以拿來下酒!”高島笑說。

“不要肉麻了,”宓宓急叫,“快放了吧!”

我一揚手,連水和蝌蚪,一起倒回了湖裏。

大家正笑著,高島忽然舉手示意說,渡口有人。我們跟他跑到渡口,水麵果然傳來人語,循聲看去,對岸有好幾個人,正在上筏。為首的一人牽動水麵的纖索,把白筏慢慢拉過湖來,緊張的索上抖落一串串的水珠。三四分鍾後已近半渡,看得出那纖夫平頭濃眉,矮壯身材,約莫四十歲左右。高島在這頭忍不住叫他了:

“林先生,叫了你大半天,怎麼不來接我們呢?”

“阮籠聽無。”那人隻顧拉纖,淡淡地說。

“你要是不送客人過來,咳,我們豈不要等上一下晡?”高島不肯放鬆。

“那有什麼要緊?”那人似笑非笑地說。

筏子終於攏岸了。上麵的幾個客人跳上渡頭來,輪到我們三人上筏。不是傳統的竹筏,是用一排塑膠空管編紮而成,兩頭用帽蓋堵住,以免進水,管上未鋪平板,所以渡客站在圓筒上,得自求平衡,否則一晃就踩進湖裏去了。同時還得留意那根生命線似的纖索,否則也會被它逼得無可立腳,翻入水中。就這麼,在高島和林先生有一搭沒一搭的鄉音對話之中,一根細纖拉來了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