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胡適生前,不但有求必應,連中學生求教的信也親自答複,還要記他有名的日記,從不間斷。寫信,是對人周到,記日記,是對自己周到。一代大師,在著書立說之餘,待人待己,竟能那麼的周密從容,實在令人欽佩。至於我自己,筆劄一道已經招架無力,日記,就更是奢侈品了。相信前輩作家和學人之間,書翰往還,那種優遊條暢的風範,應是我這一輩難以追摹的。梁實秋先生名滿天下,尺牘相接,因緣自廣,但是廿多年來,寫信給他,沒有一次不是很快就接到回信,而筆下總是那麼詼諧,書法又是那麼清雅,比起當麵的談笑風生,又別有一番境界。我素來怕寫信,和梁先生通信也不算頻。何況《雅舍小品》的作者聲明過,有十一種信件不在他收藏之列,我的信,大概屬於他所列的第八種吧。據我所知,和他通信最密的,該推陳之藩。陳之藩年輕時,和胡適、沈從文等現代作家書信往還,名家手跡收藏甚富,梁先生戲稱他為man of letters,到了今天,該輪到他自己的書信被人收藏了吧。
朋友之間,以信取人,大約可以分成四派。第一派寫信如拍電報,寥寥數行,草草三二十字,很有一種筆挾風雷之勢。隻是苦了收信人,驚疑端詳所費的工夫,比起寫信人紙上馳騁的時間,恐怕還要多出數倍。彭歌、劉紹銘、白先勇,可稱代表。第二派寫信如美女繡花,筆觸纖細,字跡秀雅,極盡從容不迫之能事,至於內容,則除實用的功能之外,更兼抒情,娓娓說來,動人清聽。宋淇、夏誌清可稱典型。尤其是夏誌清,怎麼大學者專描小小楷,而且永遠用廉價便利的國際郵簡?第三派則介於兩者之間,行乎中庸之道,不溫不火,舒疾有致,而且字大墨飽,麵目十分爽朗。顏元叔、王文興、何懷碩、楊牧、羅門,都是“樣版人物”。尤其是何懷碩,總是議論縱橫,而楊牧則字稀行闊,偏又愛用重磅的信紙,那種不計郵費的氣魄,真足以笑傲江湖。第四派毛筆作書,滿紙煙雲,體在行草之間,可謂反潮流之名士,羅青屬之。當然,氣魄最大的應推劉國鬆、高信疆,他們根本不寫信,隻打越洋電話。
——一九七六年五月
據說胡適生前,不但有求必應,連中學生求教的信也親自答複,還要記他有名的日記,從不間斷。寫信,是對人周到,記日記,是對自己周到。一代大師,在著書立說之餘,待人待己,竟能那麼的周密從容,實在令人欽佩。至於我自己,筆劄一道已經招架無力,日記,就更是奢侈品了。相信前輩作家和學人之間,書翰往還,那種優遊條暢的風範,應是我這一輩難以追摹的。梁實秋先生名滿天下,尺牘相接,因緣自廣,但是廿多年來,寫信給他,沒有一次不是很快就接到回信,而筆下總是那麼詼諧,書法又是那麼清雅,比起當麵的談笑風生,又別有一番境界。我素來怕寫信,和梁先生通信也不算頻。何況《雅舍小品》的作者聲明過,有十一種信件不在他收藏之列,我的信,大概屬於他所列的第八種吧。據我所知,和他通信最密的,該推陳之藩。陳之藩年輕時,和胡適、沈從文等現代作家書信往還,名家手跡收藏甚富,梁先生戲稱他為man of letters,到了今天,該輪到他自己的書信被人收藏了吧。
朋友之間,以信取人,大約可以分成四派。第一派寫信如拍電報,寥寥數行,草草三二十字,很有一種筆挾風雷之勢。隻是苦了收信人,驚疑端詳所費的工夫,比起寫信人紙上馳騁的時間,恐怕還要多出數倍。彭歌、劉紹銘、白先勇,可稱代表。第二派寫信如美女繡花,筆觸纖細,字跡秀雅,極盡從容不迫之能事,至於內容,則除實用的功能之外,更兼抒情,娓娓說來,動人清聽。宋淇、夏誌清可稱典型。尤其是夏誌清,怎麼大學者專描小小楷,而且永遠用廉價便利的國際郵簡?第三派則介於兩者之間,行乎中庸之道,不溫不火,舒疾有致,而且字大墨飽,麵目十分爽朗。顏元叔、王文興、何懷碩、楊牧、羅門,都是“樣版人物”。尤其是何懷碩,總是議論縱橫,而楊牧則字稀行闊,偏又愛用重磅的信紙,那種不計郵費的氣魄,真足以笑傲江湖。第四派毛筆作書,滿紙煙雲,體在行草之間,可謂反潮流之名士,羅青屬之。當然,氣魄最大的應推劉國鬆、高信疆,他們根本不寫信,隻打越洋電話。
——一九七六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