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彌爾頓的身上,我們似乎找到和葉芝相近的例子。彌爾頓的傑作,例如《失樂園》和《桑孫力士》《力士參孫》,都是晚年的作品;但是彌爾頓六十六歲便死了,比葉芝要早七年,而他的較早佳作,如《裏西達斯》《沉思者》《歡笑者》,及十四行多首,均在三十歲以前完成。葉芝早期的代表作,如《當你年老》及《湖心的茵島》等等,和晚期的作品比較起來,非但風格大異,而且詩質較低。《湖心的茵島》一首,除第二段頗具柔美意象外,通篇皆甚平庸。而第二段的所謂柔美,也不過具有十九世紀中葉“前拉菲爾(拉菲爾)主義”(Pre-Raphaelitism)那種恍惚迷離,帶煙籠霧的感傷色調罷了。

葉芝的可貴處就在這裏。他能夠大徹大悟,打破自己的雙重束縛,奮力超越自己。葉芝是愛爾蘭人,而愛爾蘭在他五十七歲以前一直是英國的一個藩邦,在文化上是一種弱小民族的小局麵。在另一方麵,即以整個英國而言,葉芝開始寫作時,正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末期,也正是浪漫主義之末流而又末流,大詩人幾已絕跡。可以說,除了哈代以外,葉芝年輕時的九十年代英國詩壇,僅擁有一批蹇促不申的歇斯底裏的小詩人如道孫之流,而當時的哈代方棄詩而就小說,以小說聞於文壇,而不以詩聞。這雙重限製,地域上也是時間上的,構成他早期不利的條件。葉芝終於能將它擺脫,且成為超越時空的國際性大詩人,實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最初,葉芝也不過幻想自己要做一個愛國的作家罷了。在這雙重限製下,他自然而然地步“前拉菲爾主義”和唯美運動的後塵,寫一些浪漫而朦朧的次等貨色。像《舊歌新唱》(An Old Song Re-sung)一類作品,其低回於自憐的情境,置之九十年代任何小詩人的詩集中,恐怕都沒有什麼分別。為了提倡愛爾蘭的文藝複興運動,葉芝更進一步,把這種浪漫的餘風帶進愛爾蘭的民俗、傳說和神話。結果,是朦朧的表現手法加上模糊的主題。這種作品,和現實的把握,個性的表現,距離得太遠太遠了。偉大的作品,在這樣的情形下,絕對無法產生。

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使葉芝中年以後的作品變得那麼堅實、充沛、繁富、新鮮且具活力呢?論者總不免要提出他如何效法布雷克,如何從東方哲學和招魂術、神秘主義等等之中,提煉出一套個人的神話和象征係統,作自己寫詩的間架;所謂“個人的神話”(private mythology),在葉芝夫人的溝通下,竟形成葉芝的宗教觀和曆史觀,更導致葉芝的藝術信仰,決定了他的美感形態。例如,在他的係統之中,月象征主觀的人,日象征客觀的人。例如生命和文化的過程都是回旋式的;靈魂的經驗有如上升的回旋梯,似乎恒在重複,但實際上是層次的提高;而文化的過程有如線卷之轉動,上一型的文化逐漸在放線,下一型的文化便逐漸在收線。例如文化的生發、全盛和式微皆有周期,所以兩千年的異教文化之後有兩千年的基督文化;而二十世紀正麵臨另一型文化的生發,但暴力和毀滅必然籠罩這過渡時期。這種種耐人尋味且激發想象的信念,已是學者們一再強調而我們耳熟能詳的“葉學”要義了。我愈來愈感覺:葉芝詩中屢次暗示的正反力量相克相生互為消長的信念,相當接近中國哲學的陰陽之說,而他所謂曆史與文化的周期性運動,也令中國的讀者想起,《前漢書》中所謂周德木漢德火的朝代遞換原理。二十世紀的兩位大詩人,葉芝和艾略特,都棄科學而取玄學,是一件很耐人玩味的事情。葉芝非但敵視科學,將二十世紀貶成“我們這科學的,民主的,實事求是的,混雜而成的文明”,而且談空說有,到了迷信的程度。

在彌爾頓的身上,我們似乎找到和葉芝相近的例子。彌爾頓的傑作,例如《失樂園》和《桑孫力士》《力士參孫》,都是晚年的作品;但是彌爾頓六十六歲便死了,比葉芝要早七年,而他的較早佳作,如《裏西達斯》《沉思者》《歡笑者》,及十四行多首,均在三十歲以前完成。葉芝早期的代表作,如《當你年老》及《湖心的茵島》等等,和晚期的作品比較起來,非但風格大異,而且詩質較低。《湖心的茵島》一首,除第二段頗具柔美意象外,通篇皆甚平庸。而第二段的所謂柔美,也不過具有十九世紀中葉“前拉菲爾(拉菲爾)主義”(Pre-Raphaelitism)那種恍惚迷離,帶煙籠霧的感傷色調罷了。

葉芝的可貴處就在這裏。他能夠大徹大悟,打破自己的雙重束縛,奮力超越自己。葉芝是愛爾蘭人,而愛爾蘭在他五十七歲以前一直是英國的一個藩邦,在文化上是一種弱小民族的小局麵。在另一方麵,即以整個英國而言,葉芝開始寫作時,正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末期,也正是浪漫主義之末流而又末流,大詩人幾已絕跡。可以說,除了哈代以外,葉芝年輕時的九十年代英國詩壇,僅擁有一批蹇促不申的歇斯底裏的小詩人如道孫之流,而當時的哈代方棄詩而就小說,以小說聞於文壇,而不以詩聞。這雙重限製,地域上也是時間上的,構成他早期不利的條件。葉芝終於能將它擺脫,且成為超越時空的國際性大詩人,實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