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一體,自古已然。毛詩大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抒情言誌的過程,始於訴說而終於唱歌,更繼以舞蹈,簡直把詩、歌、舞溯於一源、合為一體了。古人如何由詩而歌、由歌而舞,我們無緣目睹,但是當代的搖滾樂,從貝瑞(Chubsp;Berry)到貓王普瑞斯利到邁克爾·傑克遜,倒真是如此。強烈的情感發為強烈的節奏,而把詩、歌、舞三者貫串起來,原是人類從心理到生理的自然現象,想必古今皆然。
沈德潛編選的《古詩源》,開卷第一首就是《擊壤歌》,而《古逸》篇中以歌、謠、謳、操為題名者有四十五首,幾近其半。楚漢相爭,到了尾聲,卻揚起兩首激昂慷慨的歌:項羽的《垓下歌》是在被圍之際,聽到四麵楚歌,夜飲帳中而唱出來的;劉邦的《大風歌》也是在酒酣之餘,擊築而歌。《垓下歌》是因夜聞漢軍唱楚歌而起,而《大風歌》更有敲擊樂器伴奏。今日僅讀其詩,已經令人感動,若是再聞其歌,更不知有多慷慨。這兩位作者原來皆非詩人,卻都是擔當曆史的當事人,在曆史沉痛的壓力下,乃迸發出震撼千古的歌聲。若是沒有了這些“詩歌”,曆史,就不免太寂寞了。
宋詞之盛,最能說明詩與音樂如何相得益彰。時人有善歌者,蘇軾問他,自己的詞比柳永的如何。那人說:“柳中郎詞隻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雖然是作品風格的比較,卻也要用歌唱方式與樂器來對照。至於詩、樂兼精的薑夔,如何將詩藝、聲樂、器樂合為一體,但看他的七絕《過垂虹》,就知道了:“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鬆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其實中國的古典詩詞,即使沒有歌者來唱,樂師來奏,單由讀者感發興起,朗誦長吟,就已有音樂的意味,即使是低回吟歎,也是十分動人的。其實古人讀書,連散文也要吟誦,更不論詩了。中國文人吟誦詩文,多出之以鄉音,曼聲諷詠,反複感歎,抑揚頓挫,隨情轉腔,其調在“讀”與“唱”之間。進入中國古詩意境,這是最自然最深切的感性之途。我以往在美國教中國文學,去年在英國各地誦詩,每每如此吟詠古詩。有時我戲稱之為“學者之歌”(scholarly singing),英美人士則稱之為ting。
其實英美詩人自誦作品,隻是讀而已,甚至不是朗誦。弗羅斯特、威爾伯(Richard Wilbur)、貝傑曼(John Betjeman)等人讀詩,我曾在現場聽過。葉芝、艾略特、康明思、奧登、迪倫·托馬斯等人讀詩,我也在每張五美元的唱片上聽過,覺得大半都隻是單調平穩,不夠動人。艾略特的讀腔尤其令我失望;葉芝讀《湖心的茵島》,曼聲高詠,有古詩風味,卻因錄音不佳,頗多雜聲,很可惜。唯一的例外是威爾士的迪倫·托馬斯:他的慢腔徐誦,高則清越,低則沉洪,音量富厚,音色圓融,兼以變化多端,情韻十足,在英語詩壇可稱獨步。不過他的方式仍然隻是朗讀,不似中國的吟詠。中國文人吟詩的腔調,在西方文化裏實在罕見其儔,稍可相比的,我隻能想到“格瑞哥裏式吟唱”(Gregorian t)。這種唱腔起於中世紀的彌撒儀式,天主教會沿用至今,常為單人獨唱,節奏自由,起伏不大,且無器樂伴奏,所以也稱“清歌”(素歌,plainsong or plaint)。不過這種清歌畢竟是宗教的肅穆頌歌,聽起來有點單調,不像中國文人吟詩那麼抒情忘我。
詩歌一體,自古已然。毛詩大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抒情言誌的過程,始於訴說而終於唱歌,更繼以舞蹈,簡直把詩、歌、舞溯於一源、合為一體了。古人如何由詩而歌、由歌而舞,我們無緣目睹,但是當代的搖滾樂,從貝瑞(Chubsp;Berry)到貓王普瑞斯利到邁克爾·傑克遜,倒真是如此。強烈的情感發為強烈的節奏,而把詩、歌、舞三者貫串起來,原是人類從心理到生理的自然現象,想必古今皆然。
沈德潛編選的《古詩源》,開卷第一首就是《擊壤歌》,而《古逸》篇中以歌、謠、謳、操為題名者有四十五首,幾近其半。楚漢相爭,到了尾聲,卻揚起兩首激昂慷慨的歌:項羽的《垓下歌》是在被圍之際,聽到四麵楚歌,夜飲帳中而唱出來的;劉邦的《大風歌》也是在酒酣之餘,擊築而歌。《垓下歌》是因夜聞漢軍唱楚歌而起,而《大風歌》更有敲擊樂器伴奏。今日僅讀其詩,已經令人感動,若是再聞其歌,更不知有多慷慨。這兩位作者原來皆非詩人,卻都是擔當曆史的當事人,在曆史沉痛的壓力下,乃迸發出震撼千古的歌聲。若是沒有了這些“詩歌”,曆史,就不免太寂寞了。
宋詞之盛,最能說明詩與音樂如何相得益彰。時人有善歌者,蘇軾問他,自己的詞比柳永的如何。那人說:“柳中郎詞隻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雖然是作品風格的比較,卻也要用歌唱方式與樂器來對照。至於詩、樂兼精的薑夔,如何將詩藝、聲樂、器樂合為一體,但看他的七絕《過垂虹》,就知道了:“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鬆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其實中國的古典詩詞,即使沒有歌者來唱,樂師來奏,單由讀者感發興起,朗誦長吟,就已有音樂的意味,即使是低回吟歎,也是十分動人的。其實古人讀書,連散文也要吟誦,更不論詩了。中國文人吟誦詩文,多出之以鄉音,曼聲諷詠,反複感歎,抑揚頓挫,隨情轉腔,其調在“讀”與“唱”之間。進入中國古詩意境,這是最自然最深切的感性之途。我以往在美國教中國文學,去年在英國各地誦詩,每每如此吟詠古詩。有時我戲稱之為“學者之歌”(scholarly singing),英美人士則稱之為ting。
其實英美詩人自誦作品,隻是讀而已,甚至不是朗誦。弗羅斯特、威爾伯(Richard Wilbur)、貝傑曼(John Betjeman)等人讀詩,我曾在現場聽過。葉芝、艾略特、康明思、奧登、迪倫·托馬斯等人讀詩,我也在每張五美元的唱片上聽過,覺得大半都隻是單調平穩,不夠動人。艾略特的讀腔尤其令我失望;葉芝讀《湖心的茵島》,曼聲高詠,有古詩風味,卻因錄音不佳,頗多雜聲,很可惜。唯一的例外是威爾士的迪倫·托馬斯:他的慢腔徐誦,高則清越,低則沉洪,音量富厚,音色圓融,兼以變化多端,情韻十足,在英語詩壇可稱獨步。不過他的方式仍然隻是朗讀,不似中國的吟詠。中國文人吟詩的腔調,在西方文化裏實在罕見其儔,稍可相比的,我隻能想到“格瑞哥裏式吟唱”(Gregorian t)。這種唱腔起於中世紀的彌撒儀式,天主教會沿用至今,常為單人獨唱,節奏自由,起伏不大,且無器樂伴奏,所以也稱“清歌”(素歌,plainsong or plaint)。不過這種清歌畢竟是宗教的肅穆頌歌,聽起來有點單調,不像中國文人吟詩那麼抒情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