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問題的鑰匙(2 / 3)

弘旦跳下矮榻,一把撈起兒子,左右看看,還好,沒有摔著。要發脾氣,看兒子被剛才那一下子嚇得小臉變色,想到他馬上就要離開自己,憶起自己離開父母的日子,不由心頭一軟。抱著兒子細聲細氣地跟他說話,都是自己的經驗之談。

赫舍裏氏忙上忙下,趙氏與王氏也跟著她身後,時不時地勸她不要過於勞累,又說永璉得帝後撫養,實是天大的福氣,是一件大好事。赫舍裏氏聽著她們的話,心頭也是高興,樂了沒幾下,又想起兒子從此就不跟著自己住了,不免傷心。對於趙氏、王氏的話,更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過了一會兒,更是打發她們回去,自去看永璉。

聽說永璉被弘旦叫去了,她又到了弘旦的書房裏。虧得無逸齋並不太大,她一個孕婦走來走去也沒有累著。走到門外,聽到裏麵的說話聲,她又止住了腳步,這會兒裏頭正在叮囑吧。

淑嘉常常感歎,父母是被孩子催老的,然而到了赫舍裏氏這裏,她是被孩子給催熟的。女人,因為兒女而變得堅強、勇於麵對一切。赫舍裏氏自然也不例外。兒子的前程、即將與兒子分離、隻此一子而王氏又產下一子,庶子與弘旦的接觸將會更多……

各種優勢、劣勢擺在眼前,又有各種擔憂,赫舍裏氏心裏猛地閃過了一道電光。她的婆婆也是這麼過來的吧?婆婆是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呢?怎麼……

赫舍裏氏猛然發現,自己之前好像理解錯誤了。她想笑又想哭,怪不得婆婆說“皇家媳婦”!怪不得烏雲珠常跟她說一些奇怪的話。她當時覺得吧,這些話有些老生常談,又像是在敲打她似的。弄了半天,確實是敲打,是在提醒她:喂,你走錯了,你真的知道自己的處境麼?

長久以來,她聽了關於德言功容的教導,把這女誡背得滾瓜爛熟,會處理一些家務,就覺得已得其中三味。如今想來,隻是徒學其表而已。婆婆的太子妃是怎麼做的?

在她覺得婆婆實是有些偏心,都是兒媳婦,自己做得並不比妯娌差,得到的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親近,而是禮儀上的“抬舉”,心中不是不鬱悶。這會兒她突然明白了,正是這個“抬舉”,她需要的也是“抬舉”。她是太子妃,不可以拿與妯娌一樣的標準來要求。

定位,定位。不是說你知道你是太子妃,就算是定位準備了,後續呢?

赫舍裏氏想放聲大笑。

“主子,外頭涼,您還是雙身子呢。”身邊宮女不得不提赫舍裏氏,太子妃在外麵站的時間對於一個孕婦來說,夠久了。

赫舍裏氏拍拍臉,慢慢地走進屋子裏:“永璉。”

————————————————————————————————————————

作為太子嫡長子,永璉得以見祖父母的機會還是很多的,見了淑嘉也不認生。淑嘉得承認,赫舍裏氏把永璉教得不錯。小家夥行動間動作還是一頓一頓的,卻已頗有些樣子了。奶聲奶氣地請安,扶著保姆的手起身,並不肯被保姆抱起來。

“見過你瑪法了麼?”淑嘉對永璉說話也是細聲細氣的。

“回瑪嬤的話,孫兒先去瑪法那裏請的安。瑪法讓孫兒來給瑪嬤請安,讓孫兒聽瑪嬤的話,放心跟瑪嬤住。”

嗯,學話也學得不錯。早有澹寧居的太監抄近路過來跟淑嘉打過小報告了,內容也就是這些。

淑嘉招手讓他到身邊來坐,抱著永璉,對赫舍裏氏道:“他的屋子已經收拾出來了,弘昞讀書去了,不能再跟我住了,正好,他可住在這裏,你去看看,永璉有什麼喜好,指點他們布置。”

赫舍裏氏笑道:“額娘還能虧待了他不成?再者,他小孩子家,有什麼好挑剔的?”

說著看了永璉一眼,永璉也瞪大了眼睛看著母親。淑嘉摸摸永璉的腦頭兒:“你們就當孩子早了兩年開始讀書。他在我這裏,你也不是日日不得見他,”一歎,“當年弘旦跟著先帝,才真是……”

赫舍裏氏心有戚戚焉,舍不得,卻不巴不得。

赫舍裏氏還是被淑嘉趕去看了一圈兒永璉的新住所,這地方是淑嘉本來收拾出來給親兒子住的,幾個兒子小的時候都跟著她住過,她也帶孩子帶出經驗來了,收拾得非常適宜兒童居住。

即使不舍,赫舍裏氏也沒有在淑嘉麵前呆太久,又對永璉的保姆、乳母使了個眼色,才告辭回家。她家裏也有不少事兒,自己身子還不大方便,不便在外久坐。

赫舍裏氏去後,淑嘉才一長一短地問永璉一些問題。以前接觸不少,卻比不上以後要親自撫養,細細問他喜歡吃什麼、玩什麼、什麼時辰起床。保姆豎起了耳朵,生怕聽漏一個字,時刻準備著如果永璉回答不上問題來,上前解圍。

永璉回答得倒清楚:“平常吃的都愛吃,玩的……嗯……不能貪玩。”

淑嘉忍不住笑了起來:“現在不玩,難道要長大了再玩?這可不成,該玩的時候就玩,該做正事的時候就做正事。”

弘旦小的時候,在康熙跟前也是這樣的麼?淑嘉在時隔二十年後,再次心疼了起來。

本來還想問一問永璉認得多少字了,看到永璉這副小大人的樣子,淑嘉就把這個程序放到以後,問他妹妹怎麼樣了。永璉與妹妹們見得不得,一來雙方都小,二來赫舍裏氏對他管得也嚴不讓他多玩。

他隻記得:“大妹妹愛哭,小妹妹長得好看。”

一問一答,時間過得很快,點心擺了上來。永璉吃飯也是自己動筷子,保姆把東西給他夾到碟子裏,他自己慢騰騰地吃著。赫舍裏氏自覺學婆婆隻學到了皮毛,隻是這日常生活還是學得模仿得似模似樣。

淑嘉生弘昞的時候,她已經入宮,也是眼看著淑嘉怎麼教兒子的。雖然對從小讓孩子自己動手心裏有點兒不以為然,麵子上的舉動,還是照搬了過來。永璉換了個地方住,生活習慣上倒是沒有什麼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