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一年春,肥原在複旦文科師院的學業臨近畢業之際,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以大阪每日新聞社記者的身份出現在上海,肥原慕名拜訪。此時,往前十年,日本作為日俄戰爭的勝利國,在東北獲得了某種無人能抗拒的權力和自由;往後十年,日本將在北國長春折騰出一個偽滿洲國。總之,自進入二十世紀後,日本對華夏西國的覬覦之心,可謂見風就長,有目共睹。到了二十年代後期,島國上下極右勢力盛行,朝內朝外,民間官方,都發出強烈的聲音,要將列島塑造為一個帝國,擴軍備戰,力爭把中國、朝鮮等國劃入大日本圈,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肥原對此予以猛烈抨擊,讓芥川大為讚賞。兩人一見如故。

芥川需要一個翻譯陪他觀光覽勝,哪有比肥原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兩人形影不離,逛租界,看外灘,訪民居,走鄉間。不日,兩人又相約一起,離開上海,赴蘇州、杭州等地遊覽。一路遊下來,知根知底,情同手足。芥川回國後寫了諸如《上海遊記》《江南遊記》《長江遊記》等一係列遊曆散文。其中在《上海遊記》中,專門有對肥原的記評:

小夥子二十出頭,卻有老人般的閱曆和智慧。他天性也許是個溫和的人,加之知書而達理,禮儀是足夠得讓人覺得多了。但在言及時下國人熱忱的大日本軍事謀略時,他之義憤令人判同兩人。以他的年紀言,義憤常常隻是一份熱情,興致所來,劈頭蓋腦,不講究自圓其說,也不在乎、也不勝任自圓其說。然,坐在我麵前的年輕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出乎於情,合乎於理。他讀書之多令他巧舌如簧,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他辯才之雄令人瞠目結舌,口若懸河,聲情並茂。隻是,國人聽了要唾罵他長了奴骨,失了大和之魂。他仿如生活於上古唐風時代,言之所及,無不洋溢出對華夏文明的向往和崇尚。而言下之意,又是絲絲相吻,聲聲入理。起碼,在我聽來是如此。我驚詫於他知識之廣,思維之縝,見識之獨。他馳騁於知與識間,智與慧上,思與想下,如同織網紡紗,有起有落,有藏有顯;從起及落,融會貫通;由藏及顯,神機妙用。如是,國人或許可以唾罵他,但斷不能譏笑他。因為,他不僅有熱情,更有理有據……

這是開場白,引子,接下來還有一路的故事、例子,說得極為細詳,道得甚是有興。洋洋數千字,對肥原的讚賞可謂不惜筆墨。

樂意寫這樣文字的人,自然樂意做伯樂。芥川回國不久,肥原便接到大阪每日新聞社的燙金聘書。真是雪中送炭啊!因為其時肥原畢業在即,正要找一份工作安身立命。芥川贈給他的是最適用,也是最為實際的畢業禮物,使肥原終生不忘。幾年後,即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芥川在家中吞食安眠藥自殺,肥原聞訊,毅然回國吊唁。這是他離國十餘年後第一次回國,幾年前祖母去世他都沒回來,足見芥川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一九二一年春,肥原在複旦文科師院的學業臨近畢業之際,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以大阪每日新聞社記者的身份出現在上海,肥原慕名拜訪。此時,往前十年,日本作為日俄戰爭的勝利國,在東北獲得了某種無人能抗拒的權力和自由;往後十年,日本將在北國長春折騰出一個偽滿洲國。總之,自進入二十世紀後,日本對華夏西國的覬覦之心,可謂見風就長,有目共睹。到了二十年代後期,島國上下極右勢力盛行,朝內朝外,民間官方,都發出強烈的聲音,要將列島塑造為一個帝國,擴軍備戰,力爭把中國、朝鮮等國劃入大日本圈,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肥原對此予以猛烈抨擊,讓芥川大為讚賞。兩人一見如故。

芥川需要一個翻譯陪他觀光覽勝,哪有比肥原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兩人形影不離,逛租界,看外灘,訪民居,走鄉間。不日,兩人又相約一起,離開上海,赴蘇州、杭州等地遊覽。一路遊下來,知根知底,情同手足。芥川回國後寫了諸如《上海遊記》《江南遊記》《長江遊記》等一係列遊曆散文。其中在《上海遊記》中,專門有對肥原的記評:

小夥子二十出頭,卻有老人般的閱曆和智慧。他天性也許是個溫和的人,加之知書而達理,禮儀是足夠得讓人覺得多了。但在言及時下國人熱忱的大日本軍事謀略時,他之義憤令人判同兩人。以他的年紀言,義憤常常隻是一份熱情,興致所來,劈頭蓋腦,不講究自圓其說,也不在乎、也不勝任自圓其說。然,坐在我麵前的年輕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出乎於情,合乎於理。他讀書之多令他巧舌如簧,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他辯才之雄令人瞠目結舌,口若懸河,聲情並茂。隻是,國人聽了要唾罵他長了奴骨,失了大和之魂。他仿如生活於上古唐風時代,言之所及,無不洋溢出對華夏文明的向往和崇尚。而言下之意,又是絲絲相吻,聲聲入理。起碼,在我聽來是如此。我驚詫於他知識之廣,思維之縝,見識之獨。他馳騁於知與識間,智與慧上,思與想下,如同織網紡紗,有起有落,有藏有顯;從起及落,融會貫通;由藏及顯,神機妙用。如是,國人或許可以唾罵他,但斷不能譏笑他。因為,他不僅有熱情,更有理有據……

這是開場白,引子,接下來還有一路的故事、例子,說得極為細詳,道得甚是有興。洋洋數千字,對肥原的讚賞可謂不惜筆墨。

樂意寫這樣文字的人,自然樂意做伯樂。芥川回國不久,肥原便接到大阪每日新聞社的燙金聘書。真是雪中送炭啊!因為其時肥原畢業在即,正要找一份工作安身立命。芥川贈給他的是最適用,也是最為實際的畢業禮物,使肥原終生不忘。幾年後,即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芥川在家中吞食安眠藥自殺,肥原聞訊,毅然回國吊唁。這是他離國十餘年後第一次回國,幾年前祖母去世他都沒回來,足見芥川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然而,其時的肥原已經和芥川賞識的那個肥原有很大變化,待他再度離國西走時,變化又被擴大、深刻化。是那種翻天覆地的變化,麵目全非。似乎很難相信,但事實就是這樣,當肥原再次進入中國時,他的真實身份已不再是什麼記者,而是日本陸軍部派駐中國的高級特務,有嚴密的組織、嚴明的紀律和明確的任務——竊取中國軍事情報,為大日本帝國陸軍踏上遼闊的中原陸地探路鋪道,為之肝膽相照、肝腦塗地,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