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貴在持之以恒(1 / 2)

知名作家方益鬆曾寫過《蝸牛的壯舉》,大意是講一群蝸牛靠著自己的力量,堅持不懈地爬上了世界著名建築胡夫金字塔的頂峰。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我們暫且不論,但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像蝸牛如此速度的,也能達到它們理想的頂峰,這世界上的事,靠的就是一個毅力,堅持不懈,你就能成功。

讓我們再看一個美國人的人生軌跡:21歲——生意失敗;22歲——角逐議員落選;23歲——再度生意失敗;26歲——愛侶去世;34歲——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36歲——角逐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47歲——提名副總統落選;49歲——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 這個“大失敗者”,就是亞伯拉罕·林肯。無數次的失敗,沒有讓他泄氣,反而激發了他強大的信心與敬業熱忱,他始終堅持不懈,終在52歲時登上了總統寶座,成了名垂千古的偉人。

人生如此,讀書和做學問也是一樣,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清朝鹹豐年間有個武官叫張曜,因苦戰有功,被提拔為河南布政使。他是個文盲,常受朝臣歧視,禦使劉毓楠說他“目不識丁”,因此改任他為總兵。他受此恥辱,從此立誌要好好讀書,使自己能文能武。張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書。妻子說:要教是可以的,不過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行拜師之禮,恭恭敬敬地學。張曜滿口應承,馬上穿起朝服,讓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對她行三拜九叩之禮。從此以後,凡公餘時間,都由妻子教他讀經史。每當妻子一擺老師的架子,他就躬身肅立聽訓,不敢稍有不敬。與此同時,他還請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經常佩在身上自警。幾年之後,張曜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後來,他在山東做巡撫時,又有人參他“目不識丁”。他就上書請皇上麵試。麵試成績使皇上和許多大臣都大為驚奇。張曜在山東任上,築河堤,修道路,開廠局,精製造,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因為他勤奮好學,死後皇帝諡他為“勤果”。在這方麵,現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更是一個典範。趙元任的夫人楊步偉回憶說:“那時在德國的學生們大多數玩得亂得不得了,隻有孟真(傅斯年)和(陳)寅恪兩個是‘寧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 意思是說,他們對讀書對學問頗有定力。這種咬定目標、堅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我們學習。

在我們生活中,讀書學習應該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情,是終身的“功課”。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主要指的閱讀。就個人氣質、品位、修養而言,主要取決於人文閱讀。一個人,如果沒有專業之外的人文閱讀,很難說他具有多高的文化修養與品位。

三、讀書和寫作一樣,都是慢功夫

知名作家方益鬆曾寫過《蝸牛的壯舉》,大意是講一群蝸牛靠著自己的力量,堅持不懈地爬上了世界著名建築胡夫金字塔的頂峰。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我們暫且不論,但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像蝸牛如此速度的,也能達到它們理想的頂峰,這世界上的事,靠的就是一個毅力,堅持不懈,你就能成功。

讓我們再看一個美國人的人生軌跡:21歲——生意失敗;22歲——角逐議員落選;23歲——再度生意失敗;26歲——愛侶去世;34歲——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36歲——角逐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47歲——提名副總統落選;49歲——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 這個“大失敗者”,就是亞伯拉罕·林肯。無數次的失敗,沒有讓他泄氣,反而激發了他強大的信心與敬業熱忱,他始終堅持不懈,終在52歲時登上了總統寶座,成了名垂千古的偉人。

人生如此,讀書和做學問也是一樣,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清朝鹹豐年間有個武官叫張曜,因苦戰有功,被提拔為河南布政使。他是個文盲,常受朝臣歧視,禦使劉毓楠說他“目不識丁”,因此改任他為總兵。他受此恥辱,從此立誌要好好讀書,使自己能文能武。張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書。妻子說:要教是可以的,不過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行拜師之禮,恭恭敬敬地學。張曜滿口應承,馬上穿起朝服,讓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對她行三拜九叩之禮。從此以後,凡公餘時間,都由妻子教他讀經史。每當妻子一擺老師的架子,他就躬身肅立聽訓,不敢稍有不敬。與此同時,他還請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經常佩在身上自警。幾年之後,張曜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後來,他在山東做巡撫時,又有人參他“目不識丁”。他就上書請皇上麵試。麵試成績使皇上和許多大臣都大為驚奇。張曜在山東任上,築河堤,修道路,開廠局,精製造,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因為他勤奮好學,死後皇帝諡他為“勤果”。在這方麵,現代國學大師陳寅恪更是一個典範。趙元任的夫人楊步偉回憶說:“那時在德國的學生們大多數玩得亂得不得了,隻有孟真(傅斯年)和(陳)寅恪兩個是‘寧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 意思是說,他們對讀書對學問頗有定力。這種咬定目標、堅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