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以智慧除無明。因為有無明的存在,人們一次次地墮入輪回,一些人因為造下重業,甚至還會落在三惡道中不得脫離。而對治無明最好的手段就是通過學佛生起智慧。智慧就是一把利劍,可以斬斷我們內心的無明。一切的貪婪、殘暴、不信因果,都是在無明業力牽引下的表現,而能用佛門智慧對治它們,才是最根本的獲得解脫的好辦法。
佛光偈語
用因果觀開導,才能不墮惡道;
用慈悲心開示,遠離貪婪殺戮;
用供養治貪心,種下人天善緣;
用智慧除無明,獲得終究解脫。
平常心是道
趙州禪師有一次去參訪南泉禪師時,提出一個問題:“何謂道?”
南泉禪師回答說:“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一顆真實的心,不要有疑慮心,不要有誤解心。當吃飯的時候吃飯,當睡覺的時候睡覺,當說話的時候說話;應該說什麼話你就說什麼話,應該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那就是平常心。應該慚愧懺悔的時候慚愧懺悔,應該知足感恩的時候知足感恩,那就是平常心。所以南泉禪師回答:“平常心是道。”
趙州禪師不解,再問道:“那麼是不是我們就不必修行,隨他去,順乎自然就是道?”
南泉禪師說:“如果你要找一個依據的話,道就沒有了,道就不可說了。”
趙州禪師再問道:“可是沒有依據的修行,能夠體會道嗎?”
南泉禪師回答:“所謂道,不在於知和不知,若說有了見道的,那知,就是妄想;如果說不知,那就如完全的空白。到了不疑時,則如同虛空。事物融合在虛空之中,沒有對待,甚至於水能滅火,火能蒸發為水,你說水火之間有什麼彼此的分別嗎?”
趙州禪師聽了以後,恍然大悟。
何謂道?禪者們經常討論這個問題。從大處說,整個佛法都是道,三藏十二部是道,戒定慧三學是道,四無量心是道,四諦十二因緣是道,六度是道。從小處說,穿衣吃飯也都是道。隻是道不是用言語講的,也不是用文字寫的,甚至用心思去攀緣都已經不是道。
什麼是道?道隻是那一顆平常心,饑來吃飯困來眠。因此我們要想學道、追求道,隻要用一顆平常心對世間、對人生、對生活,那就能體會出真理大道。
在用平常心來麵對人生和生活中的事情時,我們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時刻保持積極心態。有人覺得,對一切世事不聞不問就是保持平常心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平常心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保持平常心有助於我們更加理性地麵對生活中的遭遇,不至於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心灰意懶。所以,想要安住在平常心之中,就應該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以樂觀的態度直麵一切。
第二,定時清除私心雜念。我們的心靈就好比一座屋子,要定期清掃一下裏麵堆積的塵埃,也就是各種私心雜念。假如你不定期清理,而是任由它們繼續堆積下去,那麼你的心性就會被這些垃圾遮蔽住。這些心理垃圾會給我們帶來各種煩惱,也阻擋了我們體認平常心的智慧。
第四,以智慧除無明。因為有無明的存在,人們一次次地墮入輪回,一些人因為造下重業,甚至還會落在三惡道中不得脫離。而對治無明最好的手段就是通過學佛生起智慧。智慧就是一把利劍,可以斬斷我們內心的無明。一切的貪婪、殘暴、不信因果,都是在無明業力牽引下的表現,而能用佛門智慧對治它們,才是最根本的獲得解脫的好辦法。
佛光偈語
用因果觀開導,才能不墮惡道;
用慈悲心開示,遠離貪婪殺戮;
用供養治貪心,種下人天善緣;
用智慧除無明,獲得終究解脫。
平常心是道
趙州禪師有一次去參訪南泉禪師時,提出一個問題:“何謂道?”
南泉禪師回答說:“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一顆真實的心,不要有疑慮心,不要有誤解心。當吃飯的時候吃飯,當睡覺的時候睡覺,當說話的時候說話;應該說什麼話你就說什麼話,應該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那就是平常心。應該慚愧懺悔的時候慚愧懺悔,應該知足感恩的時候知足感恩,那就是平常心。所以南泉禪師回答:“平常心是道。”
趙州禪師不解,再問道:“那麼是不是我們就不必修行,隨他去,順乎自然就是道?”
南泉禪師說:“如果你要找一個依據的話,道就沒有了,道就不可說了。”
趙州禪師再問道:“可是沒有依據的修行,能夠體會道嗎?”
南泉禪師回答:“所謂道,不在於知和不知,若說有了見道的,那知,就是妄想;如果說不知,那就如完全的空白。到了不疑時,則如同虛空。事物融合在虛空之中,沒有對待,甚至於水能滅火,火能蒸發為水,你說水火之間有什麼彼此的分別嗎?”
趙州禪師聽了以後,恍然大悟。
何謂道?禪者們經常討論這個問題。從大處說,整個佛法都是道,三藏十二部是道,戒定慧三學是道,四無量心是道,四諦十二因緣是道,六度是道。從小處說,穿衣吃飯也都是道。隻是道不是用言語講的,也不是用文字寫的,甚至用心思去攀緣都已經不是道。
什麼是道?道隻是那一顆平常心,饑來吃飯困來眠。因此我們要想學道、追求道,隻要用一顆平常心對世間、對人生、對生活,那就能體會出真理大道。
在用平常心來麵對人生和生活中的事情時,我們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時刻保持積極心態。有人覺得,對一切世事不聞不問就是保持平常心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平常心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保持平常心有助於我們更加理性地麵對生活中的遭遇,不至於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心灰意懶。所以,想要安住在平常心之中,就應該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以樂觀的態度直麵一切。
第二,定時清除私心雜念。我們的心靈就好比一座屋子,要定期清掃一下裏麵堆積的塵埃,也就是各種私心雜念。假如你不定期清理,而是任由它們繼續堆積下去,那麼你的心性就會被這些垃圾遮蔽住。這些心理垃圾會給我們帶來各種煩惱,也阻擋了我們體認平常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