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驚聞(1 / 2)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袁紹跑路不要緊,新的詔書來了,董卓讓他去出任渤海太守了。

此事天下仍舊是以太守為尊,刺史尚且掌握不了整個州。即便是益州劉焉,荊州劉表等人,此刻都在與土著世族們爭鬥不休。

袁紹的地位尊崇,原本可以扶搖直上,卻因為何進之死前路斷絕,不得已,他成為了聯軍的一員,並且密謀另立新帝。

這件事倒不是不可做,隻是願意做的傻子太少。在漢靈帝子嗣死完之前,根本就沒人敢做這件事。

劉虞直接拒絕了袁紹的提議,並表示你袁紹就是一個弟弟。

袁紹的奇思妙想其實就是給董卓施加壓力,也是計謀的一種。要知道,這個家夥可是從來都不把皇帝當一回事的,誰讓他的基友許攸差點幹成一件大事——刺殺漢靈帝。

可惜最後事敗,冀州刺史王芬自殺。

在原本曆史上,被認定是曹操說的一句話也是袁紹手下的人提出來的。

沮授曾言:“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曹老板說的是:“奉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跟曹操在同一時期的地位身份,還有眼界都是不大一樣的。曹操不敢,不能做的是事情,袁術就敢踐行,體會了一波稱帝被群毆的快感。

相比曹操仕途的艱難,不斷的升官,貶官,這是少年心性,是不成熟的表現。而袁紹直到官渡之前的曆史記載,縱然有所汙蔑,立嗣上麵做的很差勁。但不得不承認,袁紹麵臨強敵的時候,總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袁紹的政治眼光是很精準的,他捕捉到了第二封信上麵的關鍵點。

“收董賊一黨,親族董旻,李儒等人,約為三日後處斬。然......牛輔親眷於董越,董越,段煨,胡軫,楊定,徐榮等人親眷關押於城南,甲士皆出北軍五衛擇選......右中郎將朱儁看守。”

袁紹眼皮直跳,他是素來不喜歡朱儁等人,不單單是身份不同,而是朱儁等人老朽,與袁家素來不睦。倒不是政見不同,純粹是袁家在西園新軍建立之前,是插手不入軍隊的。

而袁家掌控了軍隊之後,跟朱儁的關係就從合作變成了競爭。

與之相反的是,盧植素來是文官,皇甫嵩在平定黃巾之前是北地太守,之後短暫出任過冀州牧。這都跟袁家沒有具體的利益之爭,相反是可以合作的對象。

當然,這不是讓袁紹頭疼的地方。真正讓他頭疼的不是朱儁此人。而是被看守,並未被誅殺的董卓餘黨。

作為關東聯軍的盟主,袁紹是樂於看到西涼軍覆滅的。介時擁有巨大政治聲望的他就能夠掌握朝堂,做出伊尹,霍光之事。

不得不說,這個時間段的袁紹的野心還未真正的成長起來。曆史上,兩年之後,他可是對劉協一點興趣都沒有了,一心忙著滅掉公孫瓚,幫自己的發小曹操幹呂布,統一天下。

但袁紹始終是有野心的,他最初便想要五世四公,繼承家族的榮耀。如果有機會的話,也會朝著獨斷朝綱的地方前進。唯獨一點,這個時間點,相當皇帝的人還沒有。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袁紹跑路不要緊,新的詔書來了,董卓讓他去出任渤海太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