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戰後(1 / 2)

白日的激戰,箭矢,長槍就在耳畔發出鐵馬金戈的聲響。親衛營早早的就委派出去了,隻為了堵住西涼軍的衝擊。

一夜未眠,圍三缺一,一觸即走。徐榮將所有的優勢都展現在了戰局上麵。

他能冷著血,在山上看了一夜,都不曾有所動搖,直到大軍休整之後,才撞擊在關東聯軍用血肉構建的堤壩上麵。每一處,都是無盡血肉構建的磨坊,死亡隻是添加劑,不是主菜。

他也能放開包圍,降低聯軍的意誌,讓他們漫山遍野的奔走,尋求一絲生機。

還能救了陷陣營之後,就轉身即走。騎兵的衝擊力沒了,就沒了優勢。奮戰之下,小卒有的是辦法擊殺騎在高頭大馬上麵的騎士。

誰讓關東聯軍的抵抗意誌遠遠比荀攸想的要強。沒人想到這一戰會這樣慘烈,無數意外之下,造就的退無可退,至使所有參戰的士卒,都是成建製的進去,等到日出,就隻剩殘骸了。

西涼軍的大營並不熱鬧,這裏的人比關東聯軍的殘果還少。除了徐榮,其餘諸將都在睡覺。荀攸強打著精神,進行下一步的安排:“陛下所擔憂的諸侯有三,一是渤海太守袁紹,二是長沙太守孫堅,三是譙縣曹操。此三人都自詡是忠君愛國之輩,實則盡皆包藏禍心。如今長沙太守孫堅還在潁川,暫時不管。我等便能盡全力圍殺袁紹曹操二人。隻是昨夜便沒有見到曹操旗幟,徐中郎將,袁紹此獠便交由與你追擊。切記,不可輕易言勝,袁紹此人,比我想象的還要難對付。”

徐榮微微頷首。按照官職,他是中郎將,荀攸是文官黃門侍郎。論及俸祿,中郎將遠遠高於黃門侍郎。論及誰是皇帝的嫡係,自然是荀攸。他在離開滎陽的時候,就得到囑咐,此一戰,聽命於黃門侍郎。

他是純粹的軍人,戰功赫赫,卻沒有太大的名氣。善戰者無赫赫之名是常態,隻有兵行險招的人,才能以弱勝強,名留青史。

“既然如此,侍郎大人,我先去處置一番,明日一早,我便要領大軍出征。希望能夠斷袁紹一臂。” 徐榮咬著一根狗尾巴草,不緊不慢的說道。

荀攸正色道:“此一去萬萬要小心行事,切記不可貪功冒進。此戰之後,無論是豫州還是河東,都需要徐中郎將前去支援,方能蕩平賊寇。”

這是吹捧,也是事實。

豫州戰場,孫堅的勇猛是在華雄之死這一點展現出來的。跟演義不一樣的是,三英戰了呂布,華雄卻是被孫堅斬的。

緣由很簡單,孫堅自始自終都在豫州潁川跟西涼軍交鋒,沒去過酸棗。就像王匡張揚吞並河內一樣,都不曾進軍酸棗,隻是名義上的盟軍,實際上互不統屬。

他與孫堅很多次的交戰,都是勝敗各半。在豫州刺史孔伷的支援下,孫堅的戰鬥力一直都不曾下降。

天色陰霾,快要落雨了。

白日的激戰,箭矢,長槍就在耳畔發出鐵馬金戈的聲響。親衛營早早的就委派出去了,隻為了堵住西涼軍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