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各懷心思(1 / 2)

小錢本就粗製濫造,加上董卓毫不留情的以一敵五,強行推廣之下,士庶怨聲載道者,不知幾何。

又等了片刻,對小肆不滿者開始發難,其中一人冷聲道:“小肆,你快快說清楚,是不是你假傳陛下口諭,哄騙我等在這裏傻站了,你如此做,是不是為了以正自己威望,哄騙我等!”

另一人則笑吟吟地道:“小肆,你莫不是聽錯了,是否陛下不是今日來,亦或者陛下因為你費盡心思打磨的新式五銖錢而不願來見我等了。在我看來,你的五銖錢不過是奇淫技巧,那有什麼價值。”

一二人如此說了也就罷了,他們隻是開了一個頭,這一次鑄幣聚集的工匠有六七十名,其中年長了占了一多半,少半是小肆這樣的少年。年長者倒不好說話,隻能閉嘴。另外一些人則是旗幟鮮明的站在小肆的角度上看待問題。

但他們人少,也無法掌握話語權,除了少數極其熱血,對長者並無尊敬之意的小子之外,再無人給予小肆聲援。

唯獨小肆知道,上麵所說的話,向來都是踐行的,無論是給予的資源,還是鍋裏麵香噴噴,沒有限製的栗米飯,都是他們應得的。這是常遠的原話,他清楚皇帝對工匠的上心,自然也對他們上心,不將他們當作是小廝,隨意指使不說。反而在自己的權限之內,盡力的供應他們吃喝,讓他們盡快的做出樣品,讓陛下滿意,也讓自己有所回報。

常遠的心思不難猜透,他一向是不跟小肆他們打交道的,偶爾打交道也是公事公辦,十分急切。這樣的態度落在小肆他們眼中,就是實打實的看重。他們不管什麼政治鬥爭,不害怕被人針對。反而認為機會到來之時,不去爭取,才是不對的。

小肆就是他們當中現在的領頭人,他對常遠的心思猜了七七八八,得到常遠的提醒之後,便將心思沉浸在鑄幣上麵。鑄幣需要的模具並非新鮮玩意,實際上早在先秦時期,便有大規模使用的記載。但就像是玻璃一樣,在楚國不小心發現,隨後用於生產,最後失傳。

大漢往前的曆史太長了,曆史長河當中發生的事情數不勝數,隻有實物證據,沒有曆史記載。隨著時間的遷移,關於當代,前代的事情才逐漸詳盡,一是生產力變強了,而是造紙術的運用。

雖說現在造紙術隻是粗略,最原始的版本之一,但窮人用來書寫,學習卻也是常事。世家子們有數不盡的竹簡,自然對紙這樣粗鄙的東西,看不上。但時代在變化,原本紙質暗黃,粗糙,不利於墨水抒發的特點被改善之後,紙就是立即取代竹簡的地位。

這是劉協作為後世人的看法,也是常遠的目標。他從來不會問皇帝,這樣做是否合適,皇帝說的話,就是旨意,不容反駁的。皇帝說的能做到,就是能做到。

小錢本就粗製濫造,加上董卓毫不留情的以一敵五,強行推廣之下,士庶怨聲載道者,不知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