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罪不及家人(1 / 2)

雖說田地是世族的根本,但真正賺錢的行業並不是土地,而是經商。世族之所以大量收攏土地,是為了糧食,是為了吃飯,是為了旱澇保收。

在古代,土地是最保值的東西,僅次於金銀。金銀是硬通貨,土地就不是了?

便是到了近代,白鹿原裏麵也有描述。

劉協要的不是人命,而是緩和矛盾。

矛盾的誕生是無數年的積累,現在劉協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是為了緩和矛盾,包括主動出擊跟寬容。

須知,對上寬容跟對下寬容是兩回事,對上寬容是司馬炎,對下寬容是朱元璋。現在劉協要的是做好自己,對上下都要寬容,而不是以殺止殺。

殺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問題出現了,需要解決,堵不如疏的道理古人都知道了。劉協自然知道自己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

現在郭嘉借用的事劉協的言行,自然是懇切,懇切到程普為之動容。正如郭嘉所言,他本身就是漢臣,在下邳國任職的時候,方才認識孫堅,隨後討伐黃巾,西涼韓遂邊章,長沙區星,現在的討董,一場場廝殺之後,他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也從漢臣變成了孫堅的臣子。

但在違反劉協詔書之事上麵,他是明確反對的,反對這樣做。認為天子為董卓蒙蔽,又是先帝子嗣。今日除董成功,諸侯應當回歸所任之地,繼續牧守一方,而非聚在一起,相約攻下洛陽。

但那時候正是關東聯軍節節勝利之時,無論是誰都相信,在三麵夾擊之下,西涼軍必然潰敗,內裏失去洛陽支持,為首者董卓被誅殺,司徒王允斥罵蔡邕,盡皆體現出朝廷對西涼軍的反對。可接下來是的事情,誰也沒有料到。酸棗大敗,堰縣北大敗,穎陰大敗,無數大軍灰飛煙滅,所剩的殘渣隻能後退。沒有足夠消息來源的孫堅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奇跡,在其餘勢力退卻,隻有袁術來援的當下,孫堅已經被聞風而動的漢軍逼迫到了角落,再無活路。

程普所思考的也在是否立即投降,自始自終,他都站在孫堅的角度為他考慮,而不是站在士卒的角度上。這是人的本性,換位思考,是少數人才擁有的能力。

大多數人都隻會模仿自己所看到的東西,而不會去深究是什麼樣的緣由,讓人產生這樣的想法。

“我的時間很多,你的時間很少。”郭嘉又說道:“張校尉很快就會堵住中軍,而不是冒險去追擊前軍。陛下要的是大勝,而不是斬草除根。你現在讓士卒投降,我可以答應你,讓你去勸降中軍,隨後你跟中軍的將領一起離開。並且我保證,我不會讓人繼續追擊孫堅。”

“如果你保證的話,罪臣願意歸降,帶著營內五千人一起歸降。但若是郭先生違背剛才所說之話,在下是不會介意魚死網破的,與其背負罵名,我更願意死戰。”程普誠懇道。

雖說田地是世族的根本,但真正賺錢的行業並不是土地,而是經商。世族之所以大量收攏土地,是為了糧食,是為了吃飯,是為了旱澇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