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沉吟道:“此時不可擅自離去,隻是請援倒是實話。單單我們一軍,想要對抗漢軍,委實不易。還是需要河內之軍配合,才能一戰而勝。如此一來,我等倒是要尋找一個好的去處,依靠堅城防守才行。”
楊醜見張楊有了決斷,歎道:“若是軍中有足夠弓弩手布置,漢軍來的再多,也隻是土雞瓦狗。可我軍自從河內被董卓之軍擊敗,就再無大量弓弩。不然也不至於,見了漢軍,就要撤回城中,據城而守。”
張楊也是無話可說,他本想說點別的,卻又想到自己將要不戰而退,不禁有些惱火。胸腔當中的怒氣,卻又無法可發,這讓他十分難受,索性不再言語了。
“你去前軍布置,便是不能阻攔漢軍,也不要讓漢軍輕易得手。”張楊深呼吸道,事到如今,他也沒了任何辦法,隻能用笨辦法處理眼前的問題。
“末將遵命。”楊醜離開營寨之後,總算鬆了口氣。隻要張揚不讓他送死,他什麼事情都可以做。但要是讓他去做送死的事情,他現在就能將張楊的腦袋給擰下來。
他雖然對大漢沒什麼忠誠度,但也不太明白,為什麼張楊會拒絕大漢的寬恕,而是跟著袁紹這等世家子廝混在一起,負隅頑抗。
撓撓頭,楊醜看著對岸影影綽綽的旗幟,建立起來大營,卻看不清楚對麵究竟有多少人。但三千西涼騎兵,步卒至少是騎兵數倍,如此說來,對麵的漢軍,單單數量便占據了優勢。更別說質量了。
河內之戰,王匡跟張楊損失的不僅僅是士卒,還有甲胄,武器。不然的話,現在張楊也不至於連弓弩都湊不出來,無法跟漢軍隔江對抗。
他整頓軍隊,按照自己的要求,將軍隊聚在一起,各自安排任務之後,重複道:“你等不要忘了日夜警惕,若是漢軍來襲,先行抵抗,將消息告知於我。再行決斷。切記不要小心大意,被漢軍鑽了空子。我可不想明日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你們了。還有就是,無論如何,逃兵都要好好處理,一律斬殺,讓士卒們看看逃兵的下場。”
司馬軍侯們紛紛點頭,將楊醜所言的話,當做是至理名言。實質上不單單是他一個人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張楊所部現在就沒有一個願意跟漢軍交戰,他們繼續在軍中效力一是因為被提拔了,二是因為沒跑掉。
士卒當了逃兵會被斬殺,以儆效尤。軍官做了這樣的事情,隻會死的更慘。無論是張楊還是楊醜,都不會維護一個拋棄自己,獨自逃離的下屬。
“好了,現在各就各位,等待吧。”楊醜吩咐道。
這一次,他們真的做好了準備。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張遼的騎兵是新軍,緊隨而來的“步卒”都是庶民,他們被雇傭,在這裏修建營寨。
在日出之後,方才立在孟津港口的旗幟,則是代表大漢的援軍到了。
張楊沉吟道:“此時不可擅自離去,隻是請援倒是實話。單單我們一軍,想要對抗漢軍,委實不易。還是需要河內之軍配合,才能一戰而勝。如此一來,我等倒是要尋找一個好的去處,依靠堅城防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