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戰爭所影響的都是庶民,無論是異族還是漢族的百姓,都在困難當中生長。每到秋天,異族都要為過冬發愁。無法用自己手中牛羊換取物資,準確說是無法用和平的方式換取自己需要的物資,就隻有劫掠一途。這既是他們千百年來流傳的習慣,也是現狀。
南方的漢人所做的也正是與他們相同的事情,畫地為牢,在草原上圈地,掠奪。
劉協想要實現的和平,注定隻能在一方極為弱小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在當下,勢均力敵的時候,廝殺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呂布所行使的掠奪不過是邊軍的傳統,為了保守秘密,為了財務牛羊,總之,死人是不會說話的,也不會有人為了死人出聲。
一路前行,直到匈奴左部,大軍並無阻擋。出乎呂布意料的是,使匈奴中郎將的身份讓匈奴人並無太多質疑,準確說是不敢。一萬漢軍精銳騎軍,還是由使匈奴中郎將率領。
部族無論大小,膽敢不從的人,都會被當做是叛逆,處決。
左賢王是一個胖子,他笑容堆在臉上,讓侍從侍立兩旁,手托圓盤,放置金銀,出營迎接道:“小人不知將軍到來還望海涵!”
“嗡!”
回答他的是呂布的三石強弓,邊疆戰將最擅長的便是騎術跟射術了。呂布轅門射戟,也能相隔二百步,張弓搭箭,旦夕間將左賢王射殺!
“吾乃大漢溫侯,使匈奴中郎將呂布呂奉先,匈奴左賢王密謀造反,蔑視上意,其罪當誅,爾等若是想要從賊,大可反叛,連累一族之人!”
眨眼間所發生的一切,讓大多數的匈奴人無所適從,尤其是在呂布麾下的騎軍高呼:“大漢天子有令,此番援助匈奴單於,隻誅首惡,餘者無罪!”
奮起反抗的隻有,左賢王的親衛,親族。這一部匈奴下轄十萬戶的匈奴,跟一些歸附的羌人,鮮卑人。但在茲氏城外,長居的匈奴人隻有二萬戶,也就不到十萬人。
在左賢王左右聚居的更是隻有萬餘人口。
遊牧民族注定無法在這個時代聚居太多的人口,無法耕種,隻能放牧為生的牧民們需要草場,廣袤,肥沃的草場。
萬餘的匈奴人在呂布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他看著被騎兵衝散的匈奴人,看著反抗者被砍翻在地,說道:“派遣斥候,封堵前往大陵的道路,再派出使者,命令匈奴左部各部落出兵已證忠誠!”
李蒙點頭稱是,快速離開呂布身邊,傳遞命令去了。
在匈奴人的眼中,權力大小,才是信服的關鍵。隻有強者,他們才會崇拜。
此番聽聞左賢王被殺,羌渠求漢軍平亂,盡皆大驚失色,下意識的想要反抗。卻又眼見不從漢軍部落被扣上帽子,全族盡沒,為首的人頭傳閱而來。
明眼人都知道,天變了。使匈奴中郎將跟並州鼎鼎大名的呂布呂奉先重合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便失去了反抗的勇氣。
被戰爭所影響的都是庶民,無論是異族還是漢族的百姓,都在困難當中生長。每到秋天,異族都要為過冬發愁。無法用自己手中牛羊換取物資,準確說是無法用和平的方式換取自己需要的物資,就隻有劫掠一途。這既是他們千百年來流傳的習慣,也是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