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司隸一州的大漢回血能力遠勝於關東諸侯,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就能將關東聯軍徹底擊敗。
隻是這樣一來,天下仍舊沒有太大的變化,士庶仍舊涇渭分明,被打擊到的世家隻有十八路諸侯,其餘人都可以自詡是大漢忠臣。這不是劉協想要看到的未來,他要讓世家們內部整合之後,在將其一一絞殺。
大亂才會大治。現在死的人越多,大漢才能延續更長的時間。
王允思忖之後又道:“若是冀州局勢不曾變化,是否能夠調動兵力前往涼州,以求一戰獲勝?”
劉協猶豫了片刻,還是搖頭:“此番平定涼州是否能夠踐行尚不可知,在長安儲備的物資現在不足以支撐起五萬以上的大軍進行一個月以上的交戰。如果強行平定涼州,隻會讓局勢進一步崩壞。”
他說著,讓人拿出依仗簡陋的地圖,指著上麵的北地郡道:“這一戰從北地郡開始,若是能夠快速取勝,獲取足夠多的糧秣牛羊,朕也會朝著涼州前進。若是無法做到的話,朕會做出其他的選擇。”
“當下朕所憂慮的一點是,若是司徒與三公九卿坐鎮洛陽,是否能讓朕後顧無憂。”
“陛下可是要前往長安!”千算萬算,王允都沒有想到小皇帝會在這個時候想要前往長安。
這在王允的猜想當中,卻是最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在他眼中小皇帝所表現出來的謹慎跟獨立,都不會做出這樣荒謬的事情來。長安雖是舊都,卻沒有去的必要。皇帝隻要坐鎮洛陽,天下就會逐漸平定。
“這隻是設想,就像朕想要讓三公九卿加上尚書台,一起共議政事一樣,將現在的三公處置政事變成慣例。而不是讓朕事無巨細的管束著朝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朕能做到的就是知人善任,將合適人選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大漢就會更加強盛。而不是一個人做完所有的事情。”
“朕還想,朕的子孫後代都是這樣,不管政事,隻抓軍權,任命,司法,讓大臣管理地方。這樣的製度並不完善,卻是好的開頭,日後大漢的強盛會從現在開始。還望王司徒,在此事上麵多多費心。”
王允並沒有費心的意思,小皇帝說的話十分簡單,但他思索良久卻沒有更好的答案。三權分立是皇帝早早就說過的話,具體如何操作,卻沒人知道。現在的君權,相權分立,更是創舉。這樣一來,皇權更為穩固,大臣的權利也會相應提升。
現在的三公已經不是虛職,隨著權利的擴大,日後更是無數能臣幹吏所追求的目標。
“滋事甚大,還請陛下給予老臣一些時間,讓老臣考慮一番在作出決定。”王允難以平靜道。
劉協點了點頭,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最好不要操之過急。
“朕會處理好北海相孔融的事情之後,在征詢司徒的意見的。”
擁有司隸一州的大漢回血能力遠勝於關東諸侯,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就能將關東聯軍徹底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