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傳令(2 / 2)

“可這……”孫媽媽的目光不由瞟向東邊。要找親友中的兒女雙全的太太,藍家在京可沒什麼親友,難道要用東院張氏?別說她現在成了廢人,就算是好好的,也不能用她。

如瑾一看便知她在想什麼,笑道:“媽媽不用為難,等母親情況穩定了,下午您和我出門一趟。”

她想去劉府請大伯母李氏。

如瑾對劉家人的印象一直不錯,除了老太太自己心裏有隔閡不肯與人家親近,幾次接觸下來,如瑾覺得這門親戚還是可走動的。正月拜年時如瑾去過劉家,劉家也來看望過老太太,這說明他們並不介意藍家在京裏的尷尬身份,或者說有了臘月的生死與共之後,即便他們以前曾介意過,現在也想通透了。既然如此,李氏膝下有兒有女,待人接物也有當家太太的氣度,請她過來主持洗三禮很合適。

為表邀請的誠意,如瑾必須親自去請,且要帶上母親身邊的得力人以示尊重。

不過還沒有到下午,京兆府衙門卻來了傳令的吏目。

“……凡京中勳貴、官吏食君祿者,家中有年滿十三之女,皆於本月二十三日往武安門待選……家有一女,出一女,若多女,可出一女或多女……”

這是將藍家視為京城勳貴了!

接待吏目的是呂管事,早已得了如瑾的吩咐,此時便問:“這位官爺,我們襄國侯府本籍在青州,這選秀之令是否……”

吏目倒也客氣,笑眯眯說:“我隻是接了上頭的令來傳信的,這錄子上有侯爺的名號。至於貴婦算是青州的還是京城的,也不歸我定奪,若是有什麼疑問,請侯爺找人問問也好。”說著還將手中的名錄冊子給呂管事看。

呂管事一掃,密密麻麻的京城官吏名冊上,果然有襄國侯府的字樣。

如瑾接了消息,心下就是一沉。

沒想到她躲過了東府的算計,從青州遠來京城,還是沒躲過這次的選秀。冥冥之中似乎有什麼不可抵抗的力量,專與她過不去似的,怕什麼來什麼。

說起來也是因果難料,若藍家還在青州待著,這次隻在京畿範圍的選秀自然落不到她頭上去。

“是不是官府的人弄錯了呢,要不借侯爺的力量去外頭問問?”碧桃見如瑾不高興,幫忙出主意。

如瑾冷笑:“咱們侯爺說不定正盼著我能去參選呢,又豈會讓我借他的力去問。”

“讓呂管事偷偷拿了侯爺的帖子出去找人呢?”

如瑾搖頭。這不是一張名帖就能問出來的事。襄國侯的帖子在京裏可不好使。雖然是京兆府的小吏前來傳信,但選秀是上頭的戶部主管的,藍家一個虛名的沒落勳貴,哪有和實權戶部搭話的資格。

如瑾倒不是覺得自己去參選一定就會被選上進宮,但這種被人挑選,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裏的事,她從心裏不喜歡。

“那……姑娘稱病呢?”

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如瑾最開始就是打著這個主意的。不過卻還要看看京裏其他人家的風向,到時再決定。

“好了,去劉府請伯母的事情要緊,這事且先放在一邊。”如瑾盡量讓自己放鬆心情,大不了最後就去武安門走一遭,她不想入宮,還怕想不出主意麼。選秀那套規矩她可是親身經曆過的,哪裏出了岔子會被刷下來,她都清楚得很。

這一世她已經打定了主意,絕對不會住進那宮牆裏的。

帶著孫媽媽去劉府,說清了來意,劉家上下都很歡喜。劉老太太拉著如瑾問了許久,問秦氏好不好,孩子好不好,雖然十分絮叨,但如瑾很是高興。

這種親人之間的關懷她很少能體會到,能有這麼一家通情達理的親戚,真是好事。

大伯母李氏笑道:“不瞞你說,我曾經給人家做過兩次洗三禮呢,保準能做好,隻要你們不嫌棄我,我是很樂意去的。”

如瑾高高興興地和劉家人敘了一會話,中途看見劉雯出去更衣,她便也同去。

劉雯卻在半路上停住了,避開丫鬟笑問:“你方才總是看我,大約是有事?”

“被姐姐看出來了麼?”如瑾不想她這麼機敏,看來這次出來更衣也是故意的了,“實不相瞞,我是想問關於京裏選秀的事。”

劉雯點頭:“果然是為這個,看來這煩惱不是我一個人的了。昨日來了傳令的吏目,我們家也要出個人去參選。”

“落在姐姐身上了麼?”如瑾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