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內鬥不休——陷入“內戰”的南方(3 / 3)

曹操跟袁紹在官渡進行主力決戰,一時間坐鎮荊州的劉表成了香餑餑,雙方都派人來拉攏劉表,希望劉表的荊州勢力站到自己一邊。但劉表的態度卻頗耐人尋味,袁紹派使者求援(袁紹兵力占優仍聯絡求助於劉表,意在收南北夾擊之效,此非尋常之輩可及),劉表表麵滿口答應,熱情招待來使,卻遲遲不肯出兵,曹操派人前來,劉表也以禮相待,連他的手下人也搞不清他到底站哪邊。

劉表明顯是在坐觀成敗,袖手旁觀。

時間久了,劉表倒還氣定神閑,一副事不關己的逍遙姿態,但他的部下文武卻沒他那般的好耐性,實在看不下去了。

就時局而論,在當時人看來,最有可能統一中原統一天下的就是袁紹與曹操,袁曹之戰,更是決定天下走勢的大事,這場戰爭的勝負勢必也將波及各地諸侯的命運,廟堂之人概莫能外。

說一句俗的,現在正是下注的關鍵時刻,而劉表此時的所作所為卻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既然缺乏統一天下的實力與決心,那麼就不如趁此時,為荊州選擇一個好的歸宿。

不論袁曹之間,誰勝誰負,統一北方之後的勝者都會南下,以統一全國。

亂世,世事難料,荊州本地勢力中的很多人,不得不為自己家族未來的命運而操心勞神,顯然他們並不指望劉表,劉表在他們眼中不過隻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但他們希望此刻執掌荊州命運的劉景升能做出有利他們利益的決定,這個時候必須向袁曹表明態度。

站錯隊,一切努力都白費!

從事中郎荊州南陽人韓嵩、別駕荊州零陵人劉先就是懷著這種目的來找劉表的,他們想摸清劉表的底,順便做曹操的說客,因為這兩位是親曹派。兩人勸劉表盡快表明態度,當然最好是站在曹操這邊,韓嵩、劉先說:“當今天下群雄並起,中原豪傑雖眾,戡定禍亂者袁紹、曹操而已,今兩雄對峙,袁曹之命係於將軍,若欲有所作為,此正當其時,如不欲爭天下,便應審時度勢擇善而從。擁十萬雄兵坐觀成敗,此非智者所為,曹、袁求助於將軍,將軍口惠而實不至,他日,袁曹必積怨於將軍,到時,將軍又豈能置身事外。”

韓嵩、劉先擺明利害關係,勸劉表道:“曹操善於用兵,天下豪傑才智之士多往歸之,曹操必能擊敗袁紹統一北方。曹操平定中原,必移師荊襄對南方用兵,到時如何抵抗。

為今之計,不如舉荊州全境十萬甲士歸順曹操。曹操這時正需援兵,我們去了是雪中送炭,曹操若勝袁紹,必感將軍恩德,如此,將軍子孫也可長享富貴,荊州百姓亦獲平安,此乃萬全之策。”

劉先、韓嵩搖唇鼓舌勸劉表降曹,劉表的重要支持者蒯越也在一旁相勸。架不住眾人整天在耳邊嘮叨,劉表本傾向於袁紹,這時也有些動搖,就派韓嵩到曹操處探看虛實再作理論。

出發前,劉表把韓嵩叫到跟前囑咐道:“如今曹袁爭雄,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曹操擁天子據三州,此次前去,你要將曹操虛實,回報我知。”

劉表這話跟韓嵩說等於沒說,韓嵩是出名的親曹派,即使在劉表麵前也絲毫不避諱,韓嵩答:“以嵩之見,袁紹雖強,統一天下者必是曹公。將軍如能尊奉天子,結好曹公,臣嵩願往;將軍若猶疑不決,嵩至京師,天子若授以官職,嵩即為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也,在君為君。既奉天子之命,不複為將軍使也。”韓嵩這話說得已經十分露骨,所謂天子隻是傀儡,掌權的是曹操,韓嵩的意思很明白,曹操若給我官職,我即是曹操的人,而非你劉表之臣了。

劉表卻沒聽出韓嵩話裏的弦外之音,隻是催促韓嵩上路,到了許縣,韓嵩向曹操表達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兩人促膝長談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韓嵩賣主求榮將荊州虛實和盤托出告知曹操,曹操投桃報李,以朝廷名義拜韓嵩為侍中、零陵太守。韓嵩成了天子之臣(名義),曹操之人(實質)。韓嵩此番北行,最大的收獲並非朝廷拜官,而是與他心儀已久的明主曹操縱論天下大事,這其中自然要談到荊州的未來,正是這次密談,為日後曹操不戰而取荊州埋下伏筆。

韓嵩在得到曹操的支持與某種保證後,欣然返程。

韓嵩回到荊州稱頌朝廷威德,對曹操更是讚不絕口。劉表讓他摸曹操虛實,他非但未做,反把自家底細泄露出去。這時的韓嵩雖然仍在劉表帳下,卻已心屬曹操,這是曹操安插在荊州的一個眼線臥底。

更過分的是,吃裏扒外的韓嵩,還一再慫恿劉表將兒子送到許縣結好曹操。韓嵩顯然低估了劉表的智商,劉表當年單人匹馬闖荊州,豈乏智勇。送兒子去許縣,別逗了!韓嵩,你還沒睡醒吧?就算白癡也知道送兒子那是去做人質,政治新手孫權都不幹的事,老狐狸劉表又怎會犯傻,況且曹操本人都沒提,自己主動送人,豈不令天下人嗤笑。

劉表終於看清了韓嵩這廝的真正嘴臉,勃然大怒,喝令武士將韓嵩推出斬首,這時劉表妻子蔡氏在場,蔡氏平日與韓嵩等人交情不錯,忙為韓嵩求情,劉表這才饒了韓嵩一命,但仍將其關進大牢。

此後數年,韓嵩一直都蹲在獄中吃牢飯,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的到來。

曹操進江陵後,首先想到的就是韓嵩,當即令人將韓嵩從獄中救出,當時的場景,即使未曾目睹,也是可以想象的,以曹操的為人,想必一定拉著韓嵩的手說,德高,你受委屈了。

委屈嗎?從劉表一方而論,半點都不委屈,身為人臣,賣主求榮,其罪當誅,劉表能留他一命,已是恩高德厚了。

為了補償回報韓嵩,曹操待韓嵩以交友之禮,就是不把他當作臣子,而是師友,這是相當高的政治禮遇。曹操還特許韓嵩品定荊州本地士大夫才德之優劣,作為選拔任用的依據,這就是將地方人事權交給了韓嵩,類同後來九品中正製的大中正,是隻有德高望重的地方名士領袖才能享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