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樓頂菜園的空間擴展(2 / 3)

第三,自搬入小區以來,電梯的確因為損壞或停電而停止運行過,但從來沒有超過一天時間的。所以電梯問題帶給大家的不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有些腿腳不好的老人,做著電梯上十樓、十一樓,反而感覺比二三樓上爬樓梯的老人還要方便。這讓當初因為電梯這一單一因素而選擇低層的老人們,非常懊悔。我不止一次地在大院裏聽到老頭、老太太因此抱怨自己的另一半。每遇此境,我就忍不住掩嘴一笑。看問題不抓核心,而僅抓某一方麵大做文章,並且還不做深入調查與思考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第四,尤其讓大多數住戶感到不爽的是,對十二樓的住戶而言,上述問題幾乎全不存在——不僅如此,因為開放式的樓頂設計,十二樓的用戶實際上得到了比下邊住戶更大的活動空間。

對最後這一點,完全可以以我為例,通過我籌建和侍弄的樓頂菜園的事例,來充分地加以說明。

樓頂菜園

搬到新居的第二年,兒子到同學家玩,看到同學媽媽在陽台上種的幾盆青菜,回來羨慕得不得了。我對兒子說:這好辦,我們家樓上有幾十平方米的空地,想種菜,還是很容易的。

前邊提到,我在選房前曾計算過,樓頂在去掉太陽能占據的空間後,還會餘下大量空閑麵積的。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計算沒有差錯。通過實際測量,樓頂還有60—70平方米的空餘麵積。如果加上太陽能間的空隙,可利用空間更大。

兒子的興趣讓我父愛泛濫、玩心大發。我就找來幾個工人,對樓頂的剩餘空間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掃——新房建好後,很多建築材料及後來的裝修廢料堆積在樓頂——清掃後,一個空曠、敞亮的新世界一下子就呈現在了我們麵前。

我找來建築圖紙,尋找到承重牆;根據建築參數,計算出樓頂每平方米的承重量;在承重牆上邊放置了幾口大缸,從網上購來一些專業的塑料養殖箱;後來又經物業同意,在一些不影響公眾活動的空間裏修砌了幾處簡易的花池;大缸裏種上桂花、橘子樹,養殖箱裏種上油菜、芫荽、蔥、蒜等日常菜品;因花池裏土壤肥厚,就能種上水蘿卜、大白菜等一些稍大型的植物。甚至,後來我還在上邊種出了玉米、向日葵等大型作物。

在太陽能間隙,我還見縫插針地放了一些盆盆罐罐,在不影響太陽能采光的前提下,種上了茄子、辣椒等物。

我把水龍頭順著太陽能管道引到樓頂,引到每一處大缸、花盆、養殖箱、花池旁邊,需要澆水時,擰開水龍頭即可,完全不用費農民躬身拉水澆地之苦。

有一年,我心血來潮,對朋友們說:“我要在樓頂種甜瓜了!”朋友們對此哂笑不已:樓頂那麼熱,夏天的陽光還不把瓜秧活活蒸死?

我就找來資料,一邊學習一邊播種。兩個月後,朋友們就在樓頂吃到了我親手種出來的白皮甜瓜。

又一年,我向朋友們宣布:“我要在樓頂種大西瓜了!”朋友們又大笑不已。結果我就在那幾口大缸裏、桂樹和橘樹下,種出了西瓜秧,然後順勢搭出了瓜架,將瓜秧高高地盤到瓜架上。後來朋友看到瓜架上有五個平均重達十二斤的西瓜,莫不驚歎:原來西瓜是這樣結出來的,原來西瓜可以像葡萄一樣攀上花架!

這些青菜,不上化肥,不打農藥,完全無汙染、無公害;這些瓜果,任意生長,不熟透不揪摘。太太吃過甜瓜,說:“這是我吃過的最甜的甜瓜!”吃過西瓜後又說:“原來真正熟透的西瓜是這種味兒?!”

春、夏、秋三季,樓頂一片綠意盎然;四季桂,滿樹繁花,滿樓飄香。到了冬季,我在花池裏搭個簡易的塑料大棚,把秋季生長好的大白菜、水蘿卜圈起來,再撒些菠菜、油菜籽,白菜、蘿卜、青菜一直吃到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