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營實體書店的命運,就是關注讀書人自身以及城市的人文,但願我們的城市能少一些洗腳屋,多一些書店。
讀書的“壞時代”
與新華書店壟斷經營圖書時相比,如今的確是一個買書的“好時代”。人們不僅可以通過圖書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私營書店等多種渠道買到價格優惠的書,還可以在網上書店買到大量折扣比傳統渠道還要低的書。可以說網上書店的興起,正在快速改變著人們的購書理念,網上書店也正在日益影響著人們的閱讀行為。
貨比三家是網上買書的優勢,而且在做出購買決定之前,網站可以提供試讀版本,購買頁麵上先前買家的評價和打分,可以當作很重要的參考,閱讀完後有感想要發,也能到銷售頁麵和其他網友交流。可以說,網上買書已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消費行為,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這三個階段,均能擴大讀者對圖書周邊信息的掌握量,使閱讀變得更立體起來。但這並不能表明,買書的“好時代”就是閱讀的“好時代”,事實恰恰相反,在網絡購書競爭熱鬧的背後,掩藏著種種有關閱讀的危機,我們或麵臨著一個讀書的“壞時代”。
圍繞買書方便這個目的而建立起來的圖書銷售小環境,很有可能破壞閱讀改變生活、助人思考的閱讀大環境。我們分析一下原因,會很容易發現:網上書店在製造著浮躁的閱讀氛圍。在網上書店的首頁及其他頁麵的重點位置,永遠是暢銷書的天下。而這些暢銷書,多是迎合讀者娛樂趣味、沒有多少營養含量的速朽書、垃圾書。受利益因素驅使,網上書店和暢銷書商通過網上銷售平台,建立了合謀的關係,書商自購書打榜,組織槍手撰寫垃圾評論製造圖書銷售火爆的假象,這些做法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
網上書店相互之間的血拚,殃及了作者的利益,據媒體報道,多家出版單位給網店的折扣要比實體書店低,通過網店銷售出去的圖書,作者的版稅會被折半兌現,換句話說,網上書店的低價營銷,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犧牲作家版稅基礎上的,而當這種事情成為普遍現象,無疑會大大影響作家創作的積極性,網上書店也由作家的福音變成了作家的吸血鬼。
讀書的“好時代”,應該由負責任的出版商、良好的閱讀社會氛圍和高素質的讀者共同組成。過於強調圖書的商品屬性,勢必使網上購書成為一種被促銷風暴裹挾的非自覺行為。當網上書店多了些銅臭,少了些書香,從而使閱讀成為一種跟風,不少讀者因此已經迷失了閱讀的本意。如果做個調查:“網上買的書你全部讀完的有幾本?”不知道答案是怎樣,但的確有很多人,買書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買的書放到書架上之後便再也沒有翻閱過。當然,從其他渠道買來的書,讀者也不見得每本都仔細閱讀。在倡導快閱讀和輕閱讀的時代,讀書氛圍的破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讀書氛圍和社會氛圍有著密切的聯係,當下人們的生存狀態是疲於奔命、心態浮躁,根本沒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多讀幾本好書,而買書,或許隻不過是他們表達想讀書願望的一種方式而已。
與買書的“好時代”截然相反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正在麵對的讀書的“壞時代”。
讀書非一時之尚
不常逛書店,但每次逛書店都會看見,有人用小推車購買了一大堆圖書,發現這樣的人,心中便掠過一絲驚訝:原來買書也可以像買菜一樣,成筐地往家帶。記得小時候,要克扣兩三個月的“口糧”,才能飛奔到學校旁邊的書攤上買一兩本鍾愛已久的舊書,買來後覺得看一遍不劃算,非要翻到對裏麵的情節人物如數家珍才釋然。現在的人一口氣買那麼多書,看得過來麼?
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三五年前就有人不斷強調,我們已經跨入讀圖時代,二三十分鍾翻完一本書,十多天時間寫一本書,半年時間積攢滿一排書櫥的書,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以前的暴發戶們喜歡批量購買線裝書裝飾書櫥,現在的有錢人格調明顯提高,古香古色厚重無比的世界名著早被他們摒棄了,現在盛行名家書、流行書、裝幀漂亮的書以及銷售排行榜的上榜書,書的最大功用不在於提供多少閱讀信息,而是提供多少觀賞價值。人們買書的初衷,不知不覺間由閱讀和學習轉變成了收藏和展示。
十年前,如果有人愛讀書,大家尚且會一致稱讚他愛學習。現在如果有人愛讀書,肯定會被人“標榜”為小資。讀書成了時尚的一部分,甚至是時尚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女作家和小資群體在個人簡介中,總會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把“讀書”寫進自己的“愛好”裏,如果再加進“行走”的話,無疑更會引來一片讚歎的口水。讀書是需要時間和心境的,現代人閱讀數量和質量的雙重下降,和時間與心境的匱乏有著直接的聯係。整個社會都處在浮躁之中,每個人都為著自己的車、房、貸款和養老保險在拚命,每一分鍾都被用來與金錢作等價換算,享受閱讀成了不可能實現的願望。讀書的時間沒有了,買書的時間還是有的,畢竟買書也能帶來消費的快感,況且還是被打上文化符號的。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書店裏那麼多整車整車買書的人,那是他們抗拒這個世界帶給他們壓力的一種形式。
網絡提供快捷的消息,報紙提供被證實的信息,雜誌提供已經過濾沉澱下來的信息,電視提供能帶來直接感觀刺激的信息……這些是日常所需,唯獨圖書不是。圖書是精神世界的一座塔峰,盡管這座塔峰已經被所謂的圖文書、假書摧殘到搖搖欲墜,但圖書仍然是通往理想世界的捷徑。我們買那麼多書,就是為了有一天空閑的時候,用這些書做磚,重拾舊夢。
有人說當讀書成為一種時尚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更健康。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
我不是一個反時尚的人,但將時尚加諸讀書身上,是令人難以接受的。閱讀源於心靈的渴求,時尚隻是一個隨時轉變風向的標簽。閱讀和時尚關聯,可能隻會造就一批購書狂而不是讀書人。為了提高國人閱讀率而為讀書貼上時尚標簽,等於是刻舟求劍。全民讀書氣氛的再次養成,還有賴於社會環境的整體緩和,有賴於我們對生活質量期待值的提高,有賴於我們的內心能夠一天比一天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