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被遺忘和其他傳統節日的沒落,還有著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節日的娛樂化程度不夠。除了清明等一些必須保持肅穆心態的節日,中國大多數的傳統文化節日,都曾有過它狂歡的麵孔。端午也是如此,由於在這一天要給孩子身上掛荷包,以雄黃在小兒額頭畫“王”驅毒鎮邪,帶孩子製作弓箭等,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孩子節”、“娃娃節”,讓孩子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是傳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可惜大人們對待傳統節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費的敷衍態度,沒有上一輩的言傳身教,“水”未到,“渠”自然便成不了。
某電視台進行的一項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知道端午節,願意過端午節,但對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卻沒有多少想法——端午節所固有的文化符號,反而限定了端午節被發揚光大。比如,想到端午節便會想到紀念屈原,但實際上在更古老的時代,便已經有不少關於過端午節的記載。由於紀念屈原說影響廣泛,這個觀點的持續傳播,也使得端午節順理成章地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節”。但要想傳統節日重新在公眾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不僅要維護它被權威化了的文化含義,更要深入挖掘它質樸而美好的一麵,並賦予它可以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活力,這樣才會使得端午包括其他傳統節日,吸引全民參與,發現傳統文化核心價值,增強民族凝聚力。
如何讓端午節煥發活力,政府部門不能簡單放假了事,應和相關的民俗組織搭建營造節日氣氛、吸引群眾參與的平台。現代社會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節奏飛快,缺乏主動交流意識,相關組織應圍繞各自所在城市特點,舉行一些群體活動,比如賽龍舟,它之所以成為端午節最顯眼的標誌行為,是因為它具備豐富的娛樂性和參與性。
被列為法定假日,為人民過好端午節提供了一個良好環境,時間上的充足,象征意義上的提醒,會喚醒更多人關於端午節的文化記憶。不妨從今年開始,讓我們重新記憶端午節,讓它成為一個別人“搶不走、奪不去”的民族節日。
飲一杯月光白——中秋致友人信
遠方的兄弟:
還好嗎?
要到中秋節了。可北京的天氣,還是那麼燥熱。早晨在國貿的時候,又堵了半個小時。坦白說,我對城市裏的中秋已經沒有任何盼頭,如果說盼望的話,我想回到從前的時光。緩慢地生活著,能感覺到時間的存在,耐心地等待一切事情,包括八月十五這天。
以往中秋的時候,你都會寫一首詩。具體的句子忘了,但意境卻還能清晰地記得,總體說來,無非是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那種孤寂感。我知道那時雖然我們年少,但卻絕不是“為賦新詩強說愁”,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孤寂和千年之前的李白是相同的。
辦公室裏,有朋友用快遞寄過來的中秋禮物,一瓶酒和一盒栗子,現在很少有人送月餅了,盡管超市裏的月餅,包裝得越來越豪華,但卻很難勾起人們想要食用的欲望。記得童年時的中秋,一塊月餅是最好的禮物,通常在八月十五這天的下午或晚上,大人們才會把一塊小小的月餅,分發到每個孩子的手上。
我清晰地記得童年的很多個中秋夜晚,月亮明亮亮地掛在天上,庭院裏鋪上一層銀白,我獨自在被窩裏窸窸窣窣地打開月餅身上那層薄薄的快要被油浸透了的紙張,那裏麵有一枚由麵粉、青紅絲和冰糖共同造就的月餅。月餅裏麵的冰糖真甜啊,它的顏色和窗外的月光白一樣,如果月光也能這麼甜就好了。
和春節相比,中秋不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它太短暫了,短暫到隻有一個夜晚。但屬於中秋的這個夜晚,卻顯得十分漫長。已經不記得每年這個最漫長的夜晚,我是在仰頭望著月亮,還是俯頭昏昏沉沉地睡去?我猜大多數是後者吧。
每每在特殊的日子裏,我都會覺得身邊的一切與我無關,會把在意或不在意都隱藏起來,隻是想用最親近的方式,不自覺地與流逝的時間融為一體。
某年中秋時節的夜晚,我們在縣城街道邊的大排檔喝酒。那會兒,我們還沒正式走向社會,但少年時光卻已結束。即使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也不覺得茫然。你我其實都是堅定的存在主義者,喜歡在無意義中尋找生活的精彩與樂趣。那晚我們的樂趣就是喝酒,為了嫦娥喝酒,為了後羿喝酒,為了月色喝酒,為了你一句我一句在紙片上寫下的詩句喝酒……結果我們因為喝了假酒而倒在街邊,那個夜晚也因此深刻地留在我的記憶裏,從此每逢中秋,我總懷念那假酒的滋味。
今年中秋,像往常一樣會在這異地的城市度過,不知你會怎樣?
我有了第二個孩子,她是一個女孩,這是她在這個世界上過的第一個中秋。
有女兒的感覺真好!覺得一切節日的存在都那麼重要。我會在中秋的晚上,抱她到陽台上去看月光,把月亮指給她看,她柔軟的眸子會閃閃發亮,她是我今生寫下的最好的一首詩。
祝你中秋節快樂!
“尋找桃花源”是盛世危言
一在長沙工作的男子興衝衝地跟媒體說,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尋找,他找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者跟著這名男子像模像樣地踏訪了一番,給出個結論是,這個地方的確與《桃花源記》中的描寫“有幾分神似”。
這個新聞寫得很妙,妙就妙在“神似”一詞的使用。自家陽台上如果有花有草,主人幾頁書讀罷在混沌夢鄉半睜開眼,也會發現此地與“桃花源”有幾分神似。這樣的新聞完全可以當作娛樂新聞來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何處不飛花,難道我們就能據此認為到處都是“桃花源”嗎?這種近似指著海市蜃樓信誓旦旦說這是“北京、上海”的扯淡事情,多半是某地為了宣傳當地旅遊風景的一種炒作,但這樣的消息能夠被媒體報道出來,並且被廣泛地轉載引起網民的注意,還是有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自陶淵明以降,中國人尋找“桃花源”的心願一直是如此地強烈,乃至隨便一小處風景就迷惑了雙眼,自以為身在“桃花源”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