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變得更有權時,也要讓下屬感到他們在上升。讓他們加入你的成功並分享一些勝利果實,例如強調他們在企業中的地位。要讓他們確信,自己比別的部門中同等地位的人能掌握更多的信息。
但要注意,權力分享策略雖可籠絡人心,但隻能在一定範圍內有效,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屬下因為成功而招搖過市,而搶了你領導的風頭。
3.麵對錯誤,靈活處理
每一位下屬都有可能犯錯,麵對下屬的過錯,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呢?有的人認為,應該抓大放小,對大的過錯嚴肅處理,以警其餘;對小的錯誤,裝裝糊塗,忽略不計。還有的人認為,對下屬的過錯,應寬嚴適度。
上述兩種說法,表麵看都有道理:對大的過錯不嚴肅處理,下屬豈不要無法無天?對小的過錯管得過多,下屬則會變得謹小慎微,失去創新精神;對下屬的過錯處理過寬,起不到警示作用;處理過嚴,下屬會認為領導者太苛刻,以至心生怨氣。
但是,上述兩種說法,在操作上存在很大難度,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很難分清。損失一百萬,不見得是大事;每天偷一個小錢,不見得是小事。什麼是寬?什麼是嚴?不聞不問不見得是寬,嚴厲批評不見得是嚴。
處理下屬的錯誤,按大小寬嚴來衡量,很難把握準確。作為領導者,應該有這樣的認識:處理過錯的目的是為了組織的正常運行和事業的發展。因此應根據當時的情理,評估下屬的過錯對事業以及他人所造成的影響,然後決定是否處理和如何處理,其手段如下。
第一,對你知我知的錯誤,盡量睜一眼閉一眼。一位采購員在上班時間溜到棋攤上下棋,忽然發現老板走過來了,不禁大吃一驚。老板也看見了他,走過去提醒道:“你們科長在後麵,馬上就過來,要是看見你在這裏下棋,你就該倒黴了,快到商店裏去避一避。”說完,老板徑直走了。采購員躲進商店,等科長過去後才敢出來。而老板也未跟任何人提起過這件事。自此,這位采購員覺得老板很夠意思,工作特別賣力。
難道這位老板沒有權力處理員工嗎?當然不是。他讓這位員工回避科長,等於表明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因為這件事影響範圍很小,點到為止就行了,沒必要太計較。如果很多人知道這件事,不處理就不行了,否則大家都會“照方抓藥的”。
第二,對能力不足造成的錯誤,審慎處理。美國某公司一位高層主管提出一個新產品開發計劃,不料因市場判斷失誤,虧損了一百多萬美元。這位主管十分內疚,提出辭職。老板說:“如果你辭職,我們為你交的一百萬學費不是白丟了嗎?好好幹吧!”這位主管感恩戴德,經過精心醞釀,再次提出一個新產品開發計劃,為公司賺了一千多萬美元。
下屬能力不足出現重大失誤,領導者也有用人不當的責任。如何處理,需視情況而定。如果下屬能從錯誤中獲得經驗,知道怎樣做正確的事,仍當大膽運用。否則,應另選賢能。
第三,對隻有自己受損的錯誤,寬大為懷。北宋名相韓琦,有一對玉杯非常珍貴,他隻在重要場合才使用。一次,韓琦宴客時,將玉杯拿出來給大家欣賞。一位官員在把玩時,不小心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嚇得他趴在地上,求韓琦治罪。韓琦淡淡一笑,說:“大凡寶物,得失自有時運,該有它時,它就來了;該失去它時,它就走了,這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事後,朝野中無不歎服韓琦的度量。
下屬的過錯讓領導者本人的權益、尊嚴等受損,是最見胸襟氣度的時候。如果處理,很容易讓人認為是小雞肚腸,打擊報複,不如“打落牙齒和血吞”,以忍為上。
春秋時代,楚王大宴群臣,取名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員,寵姬妃嬪,統統出席,務要盡歡。席間奏樂歌舞,美酒佳肴,飲至黃昏,興猶未盡。楚王命點燭繼續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各人敬酒。
忽然一陣狂風,吹熄了所有蠟燭,漆黑一團,席上一位官員乘機揩油,摸了許姬的玉手,許姬一伸手,扯斷了他的帽帶,匆匆回座附耳對楚王說:“剛才有人乘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趕快叫人點起蠟燭來看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誰了。”
楚王聽了,忙命不要點燭,卻大聲向各人說:“寡人今晚,務要與諸位同醉,來,大家都把帽子除下來痛飲。”於是百官除掉帽子,楚王命令點燭,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
席散回宮,許姬怪楚王不給她出氣,楚王笑說:“此次宴會,目的在狂歡,酒後狂態,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豈不是大煞風景,豈是宴會原意?”
許姬聽說,方服了楚王裝糊塗的用意。這就是有名的“絕纓會”。後來楚王伐鄭,有一健將獨率數百人,為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逼鄭的國都,使楚王聲威大震,這位將軍後來承認他就是當年揩許姬油的那個人。
能夠像楚王那樣做到“小事模糊”,絕非易事,如果沒有高度涵養,是斷乎不行的。古人有“罵如不聞”,“看如不見”的涵養,既避免於是非,又更利於成功。
第四,對原則性錯誤,嚴肅處理。每一個組織都有自己的原則,這是賴以維係人心的基礎。原則性的錯誤,不論大小都該嚴肅處理。過去紅軍的軍紀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哪怕拿群眾一針一線也是不可饒恕的。曾聽一位老紅軍講過一個真實故事:一位戰士在急行軍時,褲子磨破了。宿營時,他向一位老鄉借了一條褲子,打算將自己的褲子補好後再歸還。第二天早上,連隊緊急集合,戰士忘了還褲子。在清點行裝時,此事被連長發覺。這位戰士隨即被綁到樹幹上。盡管老鄉們都為他求情,連長還是含著眼淚將他槍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