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看,還是咱們的李相公腦子轉的快嗎?草原的那些異族不就是如此搶掠了我們上千年嗎?要不是如今咱們大唐國力強勝,還不知邊境之民要受多少年戰火侵襲呢?所以說咱們自己家的後院內是絕不能再起戰火了,要打就去人家的地方打嗎?我們華夏禮儀之邦自然不會以強欺弱,可是民間商貿往來隻是尋常的緊,另外為了保護商家們的安全,咱們大唐將士隨同保護更是責無旁貸嗎?朕如此說後,諸位可曾聽明白了……”
李瑁笑容滿麵的詢問,絲毫沒有覺得自己無恥,可是這些大臣呢一個個除了尷尬的笑笑外,也可能實在是被李瑁說的拉不下臉來應和,雖然他們心裏非常欣賞李瑁這個想法,但是出於讀聖賢書儒家學子的自尊,他們是很不敢苟同李瑁的做法的,至少在他們看來這樣的事起碼是不能像今天這般拿上桌麵上來講的。
“聖人,您……您說的有理,可是老臣以為貿然進入他國腹地經商行購買土地事宜還需謹慎一些,畢竟這路途遙遠,風俗民風也不同……老臣覺得還是得中樞省合議一下方才周全一些……”“好好!此事就交由你們去合議吧,回頭再拿個章程出來便好了,記住了現在他們那些氏族誰的動作快些,那可就是占得了先機了,雖說世界很大,但好的地方也就那麼幾塊而已,你們該傳話的傳話,該聯絡的聯絡,這仗嗎打太久真的害國害民啊!”李瑁發出這最後的一句感歎,便立即起身頭也不回的朝禦書房走了回去。
於是丟下一幹人等互相凝視的呆愣了老半天。“李相,您說聖人方才說的事,當真可行嗎?聖人的意思好像是希望氏族們交出本家的土地後,再去外麵自行搶掠啊!可我們上國讀聖賢書的子民又怎好去行此下作之事啊!而且蠻夷之地又有什麼可搶占的啊!”
“蕭老頭,說你迂腐,你還真迂腐,那你蕭家盡管做那聖賢之事好了,再是聖賢之人也要有土地種糧吃飯吧,況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們去了那蠻夷之地不也是教化他們,哪裏有你說的這般下作……”“對對,聖人之言也確實有些道理,我等若是隻顧眼前之小利,那大唐國土盡管廣袤也有盡頭之時啊!你蕭家今日占千畝,他催家明日占萬畝,長此以往大唐千萬百姓何來田土耕種,人性使然,世代貧苦保不準哪一日便如陳勝吳廣那般揭竿而起,介時我等又如何自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聖人之目光實乃我等所不及也……”
老頭們交頭接耳時不時的懟上幾句持反對意見的人,倘若以前邊境未定之時他們或許還真就不吃李瑁說的那一套,畢竟你大唐帝國連小小的吐蕃,突厥都還沒搞定,何談去遠征他國,可如今四海已定,大唐雄獅所到之處無不聞風跪降,那麼蠻夷之地再是荒蕪好像也是聊勝於無啊!
於是此時李瑁坐在玉階上的一番暢談幾乎是打開了眾大臣腦子中那扇緊閉的新世界大門一般,自從看過世界地圖後,他們的心裏也早就給種下了一顆貪婪的種子,隻是之前誰都沒有自我感知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