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怪,不是我說你。今天是‘開機拜神’的大日子,你就非要跟我爭這個……”黃柏鳴臉上頗為無奈,但身為監製的他對於徐可提出的意見卻大不認可。
聽到‘徐老怪’這三個字,寧閑他們都是忍俊不禁。
反觀徐可雖然沒有開拍習慣上的戴著墨鏡,不過表情還是非常凝重。他一步不讓道:“總之既然讓我做這部片子的導演,那麼就該按我說的預算撥。光光為了‘大卡士’就花多少了?你告訴我怎麼拍?”
‘大卡士’這個說法,對於已經融合記憶的寧閑來說並不陌生。廣義的卡士(英文cast的音譯,原意為演員陣容)還包括導演和其他製作人員。新藝城重用過吳雨森、劉稼良、徐可、梁鋪智、翁維全、林嶺動、於人泰、程笑東、杜其峰等眾多大導演,顧稼輝、羅答佑等傑出的音樂人,以及其他多種人才。大卡士提升了影片的質量和票房號召力。
當初在拍《最佳拍檔》時,就花200萬港幣的巨資請當時影壇和歌壇的天皇巨星許官傑主演(那時在香港,100萬港幣已可拍一部電影),並啟動了造星工程,影片的方方麵麵都圍繞著許官傑進行設計。接著,《難兄難弟》是“大堆頭演出”,由石田、吳耀寒、鍾楚虹、林之祥、泰迪羅彬、張哎嘉、麥稼、譚泳麟、徐可、曾之偉組成全明星陣容。
而之前拍攝《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更邀請了曾扮演詹姆斯?邦德的好萊塢巨星肖恩?康納利和李察?基爾演出!
“預算隻能加,不能減。我話就放這了……”徐可口氣堅決的放出這句話,雙眼緊緊盯著黃柏鳴。
黃柏鳴可謂被逼的哭笑不得,對於徐老怪的拍攝作風自然是熟悉的不得了。忽然,他莫名其妙的對著徐可道:“我聽說閑仔一直想當導演,早知道不如讓他來拍好了!”
“噗!”寧閑正喝著水,聽到這話的時候頓時吐了出來。其他工作人員也是哄堂大笑,大家都知道這隻是句玩笑話。
徐可同黃柏鳴倒談不上不歡而散,隻是爭執也沒有被擱淺下來。最後黃柏鳴自然是拗不過徐可,三位製作人最終還是決定追加了些資金。
開機拜神之後,最新一部的《最佳拍檔》續集作品自然馬上就投入拍攝起來。
好在寧閑本身也是娛樂圈的出生,加上他以前拍攝的時候都是學習了很多,倒也不至於出錯。隻不過這幾天結結實實把他忙的頭昏腦熱,好象自己不是場記,反而是助理導演似的。
事實上場記看似跟打雜沒什麼區別,不過其在幕後發揮的重量不可忽視。對於影片拍攝階段的一項工作內容,也指擔任這一工作的專職人員。主要任務是將現場拍攝的每個鏡頭的詳細情況:鏡頭號碼、拍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動作和對白、音響效果、布景、道具、服裝、化妝等各方麵的細節和數據詳細、精確地記入場記單。
由於一部影片是分割成若幹場景和數百個鏡頭進行拍攝的,拍攝時不能按鏡頭順序進行,因此,場記所作的記錄有助於影片各鏡頭之間的銜接,為導演的繼續拍攝以及補拍、剪輯、配音、洗印提供準確的數據和資料。場記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導演合理規劃鏡頭,防止穿幫、越軸等失誤出現。影片完成後,這些記錄還可供製作完成台本之用。
現在每天出入與片場的寧閑身上必備三寶:場記板、場記單、劇本。
場記板這種東西不言而喻,在網絡發達的後世大家也是見怪不怪。這東西在每個鏡頭開拍時需要打板用的,在板子上記錄攝像機將要拍攝的集數、場數、鏡數。然後被攝像機拍攝。
“阿閑,把今天的場記單拿來我看看。”休息間隙,徐可戴著墨鏡靠在椅子上說道。
寧閑現在對於場記單的記錄倒也是輕車熟路,並沒有多想就遞了過去。寫這東西,有一定的格式。先寫上集數、場數、鏡數、條數。再寫上拍攝的內容。最後記錄時間碼。並且要對導演滿意的條數做記錄。
由於徐可戴著墨鏡,寧閑並不能看出什麼。
不一會,徐可就將場記單遞了回來道:“不錯,不過其中一條可以刪去了。”
聽不出誇獎,也聽不出不滿。
徐可將場記單遞回後,就站起身喊道:“差不多了,剛才那條重拍。”
做一個場記要時時在導演身邊,及時記錄導演所說的。所以寧閑也來不及多想,就匆匆將徐可所指的那條劃上橫線後馬上跟了上去。
來到新藝城這個大家庭之後寧閑倒也沒有覺得什麼不適應,反而開始真正意義上接觸到自己最喜愛的行業之後越發的積極起來。每天拍攝結束後的他,就會開始大量的閱讀和學習。吸收一切他需要的東西來結合自己的記憶,這讓他對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越發的了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