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時英,一株孤生妖冶之花(1 / 2)

認識他的人都提到他很聰明,任何東西一學就會,施蟄存說他的小說從內容到方法都是臨摹,但不讓人看出痕跡。顯然,施對他的評價是很寬厚的。

一個人外形好、人緣好,衣著時髦、舉止瀟灑,即使他後來身陷漢奸質疑聲中,人們也隻把他當作任性、不成熟的性情,而並不是中統手下的冷血特工。

戴望舒從法國回國,追求不到施蟄存的妹妹而陷入苦惱,穆時英把妹妹穆麗娟介紹給他,後來他成了戴的大舅子。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他是個堅實的反抗者,他一意孤行要跟仇佩佩結婚,不顧家裏強烈反對。他追求仇佩佩並不一帆風順,仇佩佩當時並不想跟他繼續下去,他不肯放棄,他說:“這朵在我的心血的溫室裏培養起來的名貴的瓊花。”

我記得他有篇題名《被當作消遣品的男子》中寫:“一個男人瘋狂地愛著一個把男人當成消遣品的女子,每天不停地問,你愛我嗎?我是不是消遣品呢?”

像是他自己的追問,婚後兩人齟齬不斷,有一次他在回力球賭博中損失慘重,她一怒之下跑去香港,他追到香港,削發以示悔意,最後得到妻子原諒。穆時英在香港那段時間過得並不盡如人意,施蟄存、杜衡相繼退出《現代》編輯部後,新感覺派就此散夥,穆時英失去了投稿陣地,此後再沒寫過小說,收入銳減。仇佩佩是廣東人,他一句廣東話不會,在香港的這段日子過得十分艱難,住所很難找,去看望他的朋友發覺他屋子裏連張床鋪也沒有,他想念在上海的日子。

一個人會有什麼樣的機遇,與他自身的性格關係極大。穆時英雖為海派作家一員,與當時很多文人的氣質卻截然相反,他太像一個現代人,在烽火家國的年代裏,他關注自身的欲望,並直白地試圖破繭而出,靈與肉是他小說的核心。如果不是這麼年輕就殞命,他在民國文壇的分量不至於這麼輕,不仔細看就被翻過去了。

他在香港曾自編自導過一部電影《夜明珠》,故事與他自身經曆相似,講述一個舞女遇上一個真正愛她的男人,這段愛情不為社會所容,她最後含恨而終。

比起新月派文人的浪漫詩性,新感覺派作家是都市代言人,他們關注三教九流、七情六欲,試圖闡述一個物欲橫流的世情世界。穆時英想過以《上海的狐步舞》風格寫整個係列,後來的事打亂了他的整個人生。

嵇康裔與鄭蘋如是同學,他在很多年後自稱是穆時英的上級,穆出任《時代日報》主編的後台是中統,他是中統特工而被軍統誤殺。穆時英應劉呐鷗之邀回上海任職於汪偽旗下的報刊,是嵇康裔的一手安排,穆的身份是重慶方麵臥底的軍統特工。

特工謎團眾說紛紜,他死得撲朔迷離,至今遊走在漢奸與臥底特工之間,哪一方資料都無法完全說服對方。

認識他的人都提到他很聰明,任何東西一學就會,施蟄存說他的小說從內容到方法都是臨摹,但不讓人看出痕跡。顯然,施對他的評價是很寬厚的。

一個人外形好、人緣好,衣著時髦、舉止瀟灑,即使他後來身陷漢奸質疑聲中,人們也隻把他當作任性、不成熟的性情,而並不是中統手下的冷血特工。

戴望舒從法國回國,追求不到施蟄存的妹妹而陷入苦惱,穆時英把妹妹穆麗娟介紹給他,後來他成了戴的大舅子。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他是個堅實的反抗者,他一意孤行要跟仇佩佩結婚,不顧家裏強烈反對。他追求仇佩佩並不一帆風順,仇佩佩當時並不想跟他繼續下去,他不肯放棄,他說:“這朵在我的心血的溫室裏培養起來的名貴的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