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是好奇的,如果說他們的橫空出世在當時引起了質疑和批評,倒有些讓人惋惜了,要是真有時光隧道可以穿越,他們來到今天的文壇,即使被人喊“流氓”也還跟著“才子”,不用一哭二鬧三狡辯地做流氓、無賴,而跟才子不沾邊。
劉呐鷗的生活中除了文人同行們,還有影壇大明星李香蘭,兩人的戀人關係似真似假。有三張照片十分引人注目,李香蘭曾贈他一張簽名照,她當時因一曲《夜來香》聲名鵲起。劉呐鷗不幸去世後,李香蘭去台灣演出時祭掃了劉呐鷗之墓,一張照片上是李香蘭與劉呐鷗的母親,劉母坐在椅子上,李香蘭親密地依偎著老人。另一張合照是在劉家老宅前,老老少少三十多口人,李香蘭就坐在這家人裏,像拍了張全家福。
民國文藝圈裏的事,絕不亞於浮躁的當代,他們不說,隱忍著帶進棺材,即便說了也不能當真。譬如胡蘭成在《今生今世》中提及的舊友們。他作為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與當時文壇很多人關係密切,汪偽政權要打造自己的有影響力報刊,拉攏了一群文人替他們做事,胡蘭成扮演著一個說客的角色,對此,他在《今生今世》裏輕描淡寫地予以否認。
同樣,熟悉李香蘭的人曾說,李很喜歡自己扮演的角色,即使她後來棄影從政,隻要人們問起她當年的事,她就是電影明星李香蘭。
抗戰時,李香蘭能在中日兩地擁有不少粉絲,她肯定清楚在眾人麵前需要扮演的角色。
至於劉呐鷗去世的原因,一說是被國民黨特工暗殺,生前好友施蟄存後來說,劉是被黃金榮、杜月笙的幫會暗殺的,起因是爭奪賭場,跟流氓矛盾有關。
有些話真是一語成讖,被稱為“流氓才子”的新感覺派重要作家劉呐鷗、穆時英先後死於非命,兩人所卷入的事頗為相似,暗殺穆時英的殺手也是幫會成員。
1939年,穆時英應劉呐鷗之邀,與妻子回到上海,這時的劉呐鷗已是汪偽政府的宣傳幹將。1940年6月,穆時英被暗殺的消息登報後,上海許多親重慶的報紙對此事件態度淡漠,而劉呐鷗被暗殺後報界反應十分激烈,反差極大。
劉呐鷗被暗殺當天還有段插曲,李香蘭對外聲稱她與劉原本約在南京路跑馬廳對麵的派克飯店(現為國際飯店)見麵,談論電影合作的事,她提前趕到等他,卻怎麼也等不到。事後才知道,劉呐鷗在四馬路的京華飯店被人暗殺。
劉、李生前是否真的有過一段情,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他去世時35歲,比好友穆時英年長不了幾歲。小說家喜歡傳奇,喜歡各種不平常之事,都市的鬱悶給浮躁的年輕人提供“養料”,他的小說世界成了一道城市風景線,他也在風景裏,偶爾有人好奇地張望一下,試圖尋找某個貼合自己心意的答案。
烽火不斷的民國,物欲橫流的都市,愛情與戰爭,友情與離奇,熱鬧而苦悶的“白相人”,因為還有他們,才有了在今天能夠感慨一下的我們。
大眾是好奇的,如果說他們的橫空出世在當時引起了質疑和批評,倒有些讓人惋惜了,要是真有時光隧道可以穿越,他們來到今天的文壇,即使被人喊“流氓”也還跟著“才子”,不用一哭二鬧三狡辯地做流氓、無賴,而跟才子不沾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