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眼中的好孩子
在我們的社會裏,“好孩子”不僅要學習成績優秀,而且要在各方麵表現出色。但在很多老師眼裏,“好孩子”即“乖孩子”,在學校裏不吵不鬧,遵守紀律,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而且學習成績優秀。至於那些吵吵鬧鬧、影響課堂紀律、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則被稱為“問題孩子”。老師最頭疼的是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經常惹老師生氣。那些性格內向、不合群的孩子,也經常被老師忽視。
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家長
常有家長在和老師溝通之後,對我說:“老師好像不大願意和我說話。”“老師偏心。”說到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家長,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老師心目中對“好家長”都有不同的定義和標準,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隻要是知書達禮、謙虛禮讓、心胸寬廣的人,有誰會不喜歡呢?讓老師喜歡的家長必然也是一個品行優秀的人。
老師希望家長主動交流嗎
我當過老師,有過這樣的感受:很多老師希望家長能主動與自己溝通。老師平日裏工作很忙,若非孩子發生了特殊的事情,老師不一定會有閑暇的時間找家長溝通交流。既然如此,就把這個主動權交給家長吧,一般情況下,老師對那些積極主動地找老師溝通的家長是持肯定態度的,老師當然是非常樂於和家長就孩子的問題進行愉快交流的。
老師常用哪些方式懲罰孩子
在實際生活中,老師懲罰孩子是常有的事情。老師到底用哪些方式懲罰孩子呢?我接觸過很多孩子,說到老師的懲罰,他們都說有這樣幾種:罰抄作業、罰站、罰掃地、罰錢……有些老師還用罰蹲馬步、罰跑步、罰青蛙跳等方式懲罰孩子。在低年級學生當中,罰抄作業(或抄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一些孩子犯了錯誤,被老師罰抄很多遍作業。
我們且不管這種懲罰方式有沒有用,但這種懲罰很容易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使大多數孩子從此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並且會讓孩子對老師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或者叛逆的心理。所以,在孩子受到老師的懲罰時,家長很有必要和老師協商,探討一種比較合適且能使孩子認識到錯誤的教育方式,促使孩子內心覺醒。比如,孩子犯錯之後,老師或家長陪孩子散步,一邊散步一邊教育孩子,避免過度訓斥孩子。在國外,孩子犯了錯誤,有些父母會將孩子關在一個很安全的房間裏讓其進行反思,有些父母會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以平等對話的方式幫助孩子認識錯誤,有些父母會帶孩子一起讀名人傳記,讓孩子認識到名人小時候是怎麼改正錯誤的……這樣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父母細心分析,多加思考。
老師的教育方法適合孩子嗎
好老師固然有一些優秀的教育方法,但未必適合每一個孩子。我們常說,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老師的教育方法可能適合某些孩子,但不可能適合全部孩子,所以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顯得尤為重要。
遇到棘手的問題,有些老師愛推卸責任
有一部分老師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孩子生病、不愛學習、打架、摔傷等,他們可能會不大願意承擔責任,而喜歡將責任推給家長。當然,這樣的老師畢竟是極少數,他們之所以推卸責任,最大的原因是擔心孩子出了問題,家長找他們麻煩。其實,這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老師越是這樣逃避責任,越會讓家長反感。
當然,孩子出現了問題,家長也得換位思考,盡量減少彼此之間的摩擦。
總之,家長了解老師是溝通的前提。而信任老師,對老師的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是溝通的良好開端。
貼心提示:怎麼看待老師發牢騷
老師發牢騷是相當正常的現象。老師也是人,人總會有情緒高漲和低落的時候,總需要找個情緒宣泄渠道,釋放負麵的情緒。適當地發牢騷有助於緩解身心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首先,老師發牢騷並不等同於他的實際行動,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其次,換位思考,相互信任。既然我們把孩子送進了校園,那我們先得相信老師,相互信任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基礎。再次,我們從老師所發的牢騷中還可以獲得一些信息,比如老師麵臨的就業壓力、老師的工作難度、老師對孩子的態度等,再比如老師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管教,那我們是否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呢?人與人能相處愉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能推己及人、換位思考。我想聰明的家長們一定能耐心傾聽老師的牢騷,體諒老師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