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完整的成長(1 / 2)

德國的許多幼兒園都充滿了夢幻色彩,有些幼兒園直接在樹林裏舉辦畢業典禮,主角不是老師和家長,而是孩子,畢業典禮像一個大型的聚會。孩子們在樹林裏自由奔跑、呼吸、慶祝、分享,這樣的活動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國中小學的開學典禮同樣別具特色。在每年的開學第一天,家長帶孩子一起到學校或教堂參加開學典禮。這一天,孩子們穿上漂亮的衣服,聆聽校長、神父的講話,而老師、家長則會和孩子一起唱起熟悉的歌曲,目的在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美好的印象和期待之情。

德國的學校有“家長之夜”。一般學校都會主動邀請家長參加。“家長之夜”時,家長們陸續走進孩子的班級,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聆聽老師的報告,老師通常會及時告知家長學校的情況,包括學校的設施、規模、師資情況等。

在家裏,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獨立性,在他們看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社會公民。所以,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了獨立的房間,與父母分房睡。父母要進入孩子的房間,必須經過孩子的同意。這都是尊重和保護個人權利的最好體現。

德國家長一般都不幹涉孩子的學習和活動,他們認為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德國,老師給孩子布置的作業是彈性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選擇一定的作業量,孩子的作業一周上交一次。這種彈性作業,最大的好處是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獨立學習的孩子,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很差。

在德國,老師通常不喜歡父母糾正孩子作業中的錯誤,老師都會告訴家長:請你不要教孩子功課,不要幫孩子糾正。孩子作業有錯誤是正常的現象,老師最希望看到孩子在作業本裏的錯誤,這樣老師就可以發現孩子的學習存在哪些問題。

當然,如果孩子比較特殊,如存在智力缺陷、閱讀障礙、書寫障礙等,老師才允許家長輔導孩子功課。同時,老師會指導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獨立完成作業,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孩子完成作業。

德國孩子在家寫作業有嚴格的時間限製,如小學生不能超過40分鍾。時間一到,家長便會讓孩子收起作業,並幫他分析完不成作業的原因。這一規定實際上是在為孩子爭取更多的自由時間,也使家長有更多的時間培養孩子的品格、興趣和生存能力,而這也是老師所期待的教育方式。

對德國孩子來說,擁有休閑時間是一種常態。德國家長不會把孩子送去學各種才藝,而是讓他們擁有更多的空餘時間,孩子可以自由支配這些時間,自然會習得如何設計生活,主宰自己的人生。

人們不禁要問:德國孩子是如何支配這些空餘時間的呢?對德國孩子來說,玩才是他們真正的課程,即便在學校學習,老師同樣會教孩子如何學會玩耍。因為在他們看來,生活即教育,最好的課堂不是在封閉的學校裏,而是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學校永遠沒有邊界。

德國的許多幼兒園都充滿了夢幻色彩,有些幼兒園直接在樹林裏舉辦畢業典禮,主角不是老師和家長,而是孩子,畢業典禮像一個大型的聚會。孩子們在樹林裏自由奔跑、呼吸、慶祝、分享,這樣的活動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國中小學的開學典禮同樣別具特色。在每年的開學第一天,家長帶孩子一起到學校或教堂參加開學典禮。這一天,孩子們穿上漂亮的衣服,聆聽校長、神父的講話,而老師、家長則會和孩子一起唱起熟悉的歌曲,目的在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美好的印象和期待之情。

德國的學校有“家長之夜”。一般學校都會主動邀請家長參加。“家長之夜”時,家長們陸續走進孩子的班級,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聆聽老師的報告,老師通常會及時告知家長學校的情況,包括學校的設施、規模、師資情況等。

在家裏,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獨立性,在他們看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社會公民。所以,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了獨立的房間,與父母分房睡。父母要進入孩子的房間,必須經過孩子的同意。這都是尊重和保護個人權利的最好體現。

德國家長一般都不幹涉孩子的學習和活動,他們認為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德國,老師給孩子布置的作業是彈性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選擇一定的作業量,孩子的作業一周上交一次。這種彈性作業,最大的好處是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獨立學習的孩子,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很差。

在德國,老師通常不喜歡父母糾正孩子作業中的錯誤,老師都會告訴家長:請你不要教孩子功課,不要幫孩子糾正。孩子作業有錯誤是正常的現象,老師最希望看到孩子在作業本裏的錯誤,這樣老師就可以發現孩子的學習存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