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決定(2 / 3)

俞昭儀聽青帝問話,拿著帕子捂嘴,微微一笑:“他何止是差人來告訴了臣妾?聽說給太後娘娘請安的時候,還有到二殿下那裏,都沒落下……陛下賞了他一匹馬的事,恐怕現在整個宮裏的人,都知曉了。”

齊璟前腳從太後的慈安宮裏出來,後腳宮裏就有人傳七殿下猖狂,得了一匹馬就要弄得天下皆知,太喜歡折騰。

俞昭儀怕陛下因此對齊璟生了嫌惡,所以故意在青帝麵前提了提。

青帝顯然是知道這件事的,但他現在看老七順眼,完全不覺得齊璟哪裏不好。

尋常人家的小孩子得了父母送的好東西,都高高興興拿出去炫耀,這再正常不過了。

旁人說嘴,那是因為得不到,就嫉妒他罷了。

“朕這匹馬,是雍州得的良駒,今日考校他們學問,老七書讀得不錯,又跟朕抱怨養病的時候給悶著了,朕見他委實可憐,就給他了。”

俞昭儀自是知道齊璟不願受拘束的脾『性』的,隻不過現在驟然聽說他直接在青帝麵前抱怨過,笑容還是僵了那麼一瞬。

青帝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走到殿內就坐了下來,他接過俞昭儀遞過來的茶,抿了一口,就把茶杯放到了一邊。

他可不是過來吃茶的,還有正事要與俞昭儀說。

青帝看向自己的愛妃,語氣尋常地道:“今日跟他們說起老二和老五年後出宮建府的事情,朕問了問他們的想法。”

大皇子年長,是早就出宮建府了的。

德妃早逝,太後和陛下都有意多留二皇子在宮裏些時日,所以直到五皇子及冠,關於兩位皇子要不要出宮建府,才被舊事重提。

俞昭儀微微蹙眉,似乎沒想明白,二殿下和五殿下要建府,跟六皇子和七皇子有何關係。

“老七說,他也想跟幾位兄長一樣出宮建府,早日當立起來……朕覺得,他的想法也不錯。”

聽聞齊璟竟然自己要求盡早出宮,而且照陛下剛剛的意思,多半也會同意,俞昭儀心中頓時一緊。

童海之前見陛下跟俞昭儀說話,早就退出廳中,守在了門外。

他站在廊子裏,聽著院子草叢裏蟋蟀發出的聲響,看著灑落在地的清冷月光。

不知怎的,他有種感覺,雖然陛下來看昭儀,但昭儀今晚,未必會感到歡喜。

……

第三章決定(下)

齊璟早就料到,俞昭儀若是知道自己在父皇麵前說了什麼,必是要找他的……

尤其是,父皇還去了昭儀那裏。

所以文思殿的人再來東六所,稱娘娘問起七皇子的身體,誘著他去問安,齊璟一點不意外。

他從沒指望出宮的事情能繞過俞昭儀這個母親,所以借著馴馬躲了一天、又開始布局自己想做的另外一件事情之後,就順水推舟,裝作欣喜地跑了去。

俞昭儀關心了七皇子幾句,她們母子間的話題,就開始往該走的方向發展。

“除了六皇子,你的幾位皇兄,都已及冠,但你不過舞象之年,正該在宮裏好好待著,建府是幾年後的事情,你現在去湊什麼熱鬧?”

俞昭儀用纖纖玉指輕點了他的額頭,有些嗔怪的意思:“出宮建府是大事,還得從長計議。”

齊璟被她這般親昵地舉動弄得身體頓時一僵,隨即放鬆下來,眼見對方還想挽他的手臂,於是借攤到案幾上麵的動作,稍微遠離了她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重生後記憶不全的齊璟總不能坦然麵對自己的母親,他想,等自己把上輩子的事情都想起來了,應當就有答案了。

俞昭儀果然看不慣他坐沒有坐姿的樣子,微微皺起眉,絲毫沒有注意到齊璟對自己的接觸有些抵觸。

俞昭儀到陛下身邊多年,也在得寵的時候揣摩過青帝的脾『性』,知道他跟自己說話的時候,心裏大概已經做了決定,所以眼下情況變得十分棘手。

說到底,她並不希望七皇子這麼早就出宮。

畢竟,是在太後和陛下眼前承歡膝下,還是離宮之後日漸疏離……這其中差別可大了。

就算齊璟到了弱冠之年,她都要想辦法繼續讓他在宮裏待下去,更何況七皇子根本沒有及冠,大可名正言順留在東六所。

她反複思索,覺得現在能改變陛下態度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皇太後。

太後疼愛幾個年少的皇子和公主,若齊璟能自己改變主意,再到皇祖母那裏撒撒嬌,陛下做什麼決定,總會顧忌皇太後想法的。

“太後向來疼你,你忍心讓她在宮裏牽掛著你們在宮外的生活而費心神?”

齊璟早就知道她會以長輩的名義、孝道為借口勸自己——因為上輩子,就是如此。

那次父皇似乎也有讓幾個皇子一起建府的想法,俞昭儀有所察覺,就讓齊璟去討太後的維護。

陛下最後終究是聽了皇太後的話,允許六皇子和七皇子留在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