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人升任封丘縣令!”
“恭喜大人。”
離開常府,趙乾和孫禮很高興。
因為劉清明鬧得太爽快了,“打”的常彪沒辦法發難,看到常彪氣的那張陰沉臉,兩人就直呼痛快。
以縣丞的身份,把郡守給“打”了,這種事,自古以來何曾有過。
“有什麼好高興的,不還是受製於常彪?”劉清明不以為然,這個縣令給不給他沒什麼區別,封丘本來就是他說了算。
他是縣丞代理縣令職務,從九品的官職升到九品,俸祿也沒變,處理的事務也沒變,不過是個虛名罷了。
升不升官,他都是封丘的一把手。
“先去吃飯,吃完飯回封丘。既然常彪答應下午便派人來,要是言而無信,我們再來鬧一次。”劉清明說道。
“是,大人!”
趙乾和孫禮笑答。
在東郡隨便找個小酒館,三人沒要酒點了四個菜,幾個饅頭圍在一起吃著。
“主播,這兩巴掌真該打在常彪臉上。”
“這把鬧得好,常彪就是想拖都沒辦法拖延。”
“恭喜劉大人升官。”
“常彪不會再使壞了吧?”
“不能大意,常彪派的人,肯定都是他的人,小心提防著點好。”
“嗯嗯,主播問清楚了,建河堤具體過程,千萬別被欺騙,要是豆腐渣工程可就慘了。白費力耕地建大棚了。”
……
“你們說的對,幫我查查古代建河堤的工序,回頭常彪要是派人來了,我在問問他們,免得被蒙騙。”劉清明說道。
眾人頓時興致勃勃幫忙,並將建河堤的所有需要,工序什麼的都告訴他。
並在直播間,展開了各朝代建河堤的比較。
吃完飯,劉清明帶著趙乾和孫禮返回封丘。
劉清明沒有回府,讓孫禮將馬牽回去,帶著趙乾前往東山。
東山已經開工了,諸功曹總共招了五百人,除了難民還有城中的百姓,都是挑的最好的勞力,在東山正在開山采石頭。
這個時期開采石頭,完全就是挖。
沒有炸藥,百姓們扛著鐵鎬,拿著鑿子,錘子鐵鍬等工具,在山坡上將一塊塊石頭硬生生鑿開,敲裂,然後裝車往外運。
“諸功曹。”
“大人!?”諸功曹連忙迎上來。
“你可知道修河堤的具體過程?”劉清明詢問,看到諸功曹露出擔憂神情,解釋說道:“放心,常彪已經答應了,下午就回派工匠來。”
聽到這話,諸功曹才放心,連說了兩聲大人英明,這才說道:“大人修河堤也簡單,最下層先放石塊以淤泥填充,上層覆以泥沙。不過這其中的工序很複雜,需要填多少泥沙,需要多少麻袋裝土,都有講究。”
“你具體說說。”
“這,小人就不知道了。具體如何,還是要由負責的工匠來判斷。河段不同,修建的河堤自然也不同,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諸功曹略顯為難的說道。
“要修就修好,以後不用每年都修。行了我知道了,你帶著百姓們注意安全,不要有人受傷了。”
“是,大人。”
劉清明將趙乾也留下,讓他跟著監督百姓們開采石頭,不需要趕工,還是以安全為主。
工錢,自然也是要發的。
修河堤本屬於徭役,是沒有工錢的,但劉清明給。所以百姓們都很樂意出力,尤其是看到難民們領了之前修建房屋和大棚的工錢之後,更多百姓也加入了進來,紛紛前來當勞工。
回到府中,還沒進門,就聽到斷斷續續的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