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死生非握燼複熔(2 / 3)

“多麼奇妙的一場變局,三教共簽封神榜,而後等待時機,那商紂王題詩惹怒女媧娘娘,管他是真的唐突還是被人蠱『惑』,女媧因商朝尚有二十八年氣數,不願更改以防再生變數,隻以招妖幡喚來三個小妖,殷商有聞仲在,那三個小妖如何成得了氣候,不過上古諸神生來易怒的一口怨氣,知他國祚不久,便使他再無僥幸。這等尋常之事,偏偏被徹底利用,封神之戰,就這麼開始了。”

直到今天,都被認為滅商興周,是那些神仙各持己見的一場慘劇。

那個時候,誰也沒有看透。

伏羲神王沒有,女媧沒有,連他陸壓也不懂。

除了通天教主。

——勢臨危局,避無可避,慘禍將至,為何要坐以待斃?

憶起鏡中追溯所見,麵對楊戩勸說,隻是微微冷笑的截教之主端然拂袖,神『色』桀驁,當風臨立東海碣石,目視蒼茫而道:

——天下這盤棋,師尊他下得,我豈不能?

死的,畢竟多是鴻鈞老祖的門人,若說有個封神榜,收納死去的魂魄,若事有變數,局勢不利,再釋將出來也不妨礙,畢竟神仙與凡人還是不同,這場戰爭若沒有帶來意料中的改變,後續如何誰也說不準,所以伏羲神王與上古諸神都沒有『插』手這場浩大的封神之戰,連鴻鈞老祖,也忌諱著不敢輕動,但局已成,勢不可遏。

“別小看那個經常做蠢事的玉帝。”陸壓道君輕笑。

所有在商朝為官的仙人道者,幾乎死絕,而封神榜一出,新起的姬周也沒有留住能人異士,活著的與死去的,都受封於天,甭管是不是一個空虛的名號,天庭得了勢,東華帝君不再掌權,而凡間朝官,再也沒誰敢去做了,封神之戰下來,死了的不說,僥幸沒去參加的不是膽小,就是修為不夠,無論哪種一聽得那許多大能耐之輩死無全屍,還不借前鑒,誰敢再去想那所謂榮華富貴。

就是要興風作浪,回過神來一想,雖是屍橫遍野,闡教截教又怎麼樣,紫霄宮的鴻鈞老祖能生生遏製住這般死鬥歸於虛無,想那上古諸神還未出麵呢,誰敢再違背鴻鈞道人在潼關下厲聲而斥責的,各歸洞府頤養天年?

截教覆滅,天庭興盛,凡間,再難見神仙。

你說,為什麼要讓一個幾十年得不了道的薑子牙來主持封神之戰呢?隻有他留在了凡間,做他的丞相,享他的封地,後裔也好親屬也罷,都同一樣百年之後輪回往生,不再有聞仲幾百年為殷商國師,看著聞仲的麵子多少神仙也來了朝歌為官?

天上一天,凡間一年,隻要一個月,封神之戰的故人全部死去,做神仙的即使顧念當年,也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淡薄,何況那些曾經死去在封神榜上的人,全無記憶。

“伏羲神王醒悟的時候,已經晚了…”

菩提祖師也喃喃。

那仿佛就是一場劫數,連他這樣對此感覺並不明顯的,都被那憤怒與絕望的氣氛感染到終日惶惶,生怕馬上爆發的就是上古諸神討伐紫霄宮的戰爭。

但它沒有發生,因為來不及了。

每分每秒,都在消逝的生命,陸壓道君神『色』凝重,當初昆侖鏡中所見的每一張麵孔,都充斥了不甘,驚怒,與恐懼,他們不是鴻鈞老祖,不懂九轉玄功,逃不得,也沒有時間耽誤下去,最終伏羲神王決定,進入天界之門,去搏那幾乎沒有的機會。

女媧已用最後的機會,借口他事,『逼』闡教起誓不再出昆侖,這天長日久,三界逐漸平庸,能如鴻鈞所願的,已幾乎沒有。

“伏羲神王,在封神之戰中,是見過楊戩的。所以他很明白,這三界,未必沒有第二個通天教主。”

——鴻鈞,我等今日,難不成你明矣!!

“這就是封神之戰。”

***

憑借著元神與身軀那點微末的感應,在華山果然沒有早到三聖母的一行人,隻能在敖春指引方向下,一路都是靠著沉香的感覺在走,這種笨辦法其實很是有效,就是耗費的時間久了點,離西南越近,沉香就越是清楚的感應到距離在縮短。

總算所有的事情都要結束了,但沒有一個人能輕鬆得起來。

別的不說,單單要怎麼將一切跟三聖母說明,這就是一個問題。

龍四看著小玉,敖春看著沉香,都沒了主意。

——先找到再說吧。

隻能這麼安慰自己,龍四公主尤其憂慮,這中間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絕不是三兩句話可以說得清楚,即使說了怕楊嬋也是不信的。

若非親眼所見,誰能相信?

氣氛異常凝重,沒人說話,都沉默著按落雲頭,跟著沉香走入一個不大郡府,期間有凡人見他們裝束怪異,不免側目,不過西南的民風彪悍,當街就有戴著許多銀飾的異族男女路過,所以倒也沒人窮極無聊跟著他們看個究竟。

日光漸斜,越走,沉香的心就越往下沉。

周圍的房屋已經越來越少,越來越破,來往的也不再是穿著光鮮整潔的平民,道路兩邊稍有空隙都沒掘開種了一些蔬菜,腳下也沒有了平整的石板路,從細碎的石子小路變成了泥濘高低不平的土坡,扛著鋤頭的零星幾個人深深的佝僂著腰,破衣上滿是汙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