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所有感性的人一樣,認定一個好朋友,做什麼事情都會考慮到她,有什麼好的東西都希望分享給她,隻想把自己有的都給她。
Z也是如此。
一開始為了遷就好友的工作地點,她最終選了一個就近的地方居住,盡管那需要她擠一個多鍾的地鐵去上班。為了讓好友能夠早點收工回家,她可以一下午陪好友在烈日下尋找實驗材料,盡管那一天自己身體並不舒服。
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
Z很珍惜這個朋友。不知不覺,她在朋友身上放了太多的真心,也放了自己太多的情感依賴。
可是,太依賴一個人,就會變得失去自我。你的情緒,生活重心都會圍著ta轉,而ta卻可能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是負擔。
考慮到兩個人工作的時間差,Z自覺承擔起了家務活。久而久之既要工作回家又要做家務的重複生活讓她覺得疲憊,而好友想到要工作還要照顧她的情緒同樣感到辛苦。偏偏兩個人都不說,就這麼撐著仿佛沒事一般。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有多努力避免,群體在一個空間相處久了,身上的缺點都會慢慢暴露出來。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成為某次矛盾的導火索。卻沒人會去注意到其本質是一起生活後積攢已久的磨合,不滿與忍讓相互衝擊的一次情感爆發。
終於,在一次嚴重的矛盾冷戰後,盡管兩個人都沒有說,但她們心裏都清楚地知道,彼此再也回不到當初那般毫無芥蒂。那件事就像一根魚刺死死卡在喉嚨中,想吐吐不出來,想咽又咽不下去,隻讓人覺得難受。
Z決定先低頭挽留,可是她發現不管她怎麼做,對方都依然揪著那件事情不放地指責她,甚至開始跟她翻起舊賬。
Z為此胡思亂想,難過了很久,一直懷疑是不是都是自己的錯。她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堅持下去,她一點都不想失去這個朋友卻還是真真實實地有著自己在失去的那種無力感。
其實,一段感情中,最怕的就是開始斤斤計較誰付出得更多,這個天平的不平衡足以摧毀一段本不穩固的感情。
就算你付出得再多,對方也不會因為你的一點點好心存感激。相反,一旦你有一點點不好,都會在對方心裏無限放大,你所有的好都會頃刻蕩然無存。
Z因為這件事和我聊了很久。
她說她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對彼此好,卻不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能夠接收到。可是那又怎樣呢,她們已經回不去了。
她說她有想過失去好友自己會有多難過,於是想著不能太過依賴她,試著讓她在自己心裏沒那麼重要,可是好像還沒開始適應那個人就走了。然後你悲哀地發現,沒有她的世界,真的很難過也很不適應。而她,卻不如你那樣依賴她地依賴你。沒有你這個朋友,她還會有其他好朋友。
是啊,很多事情好像不是你說害怕它就不會到來。很多時候,你能依賴的,你能依靠的就隻有自己。
感同身受都是說說而已。那些無所依靠的時刻,那些內心洶湧,歇斯底裏的瞬間,很多時候隻有你自己擦掉眼淚默默把它消化掉,再假裝優雅地繼續生活。
我一點都不想你們受到傷害。所以拜托你,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輕易地依賴別人,隨隨便便交出自己的真心,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別人身上。因為你不知道那樣是否值得,也不知道能否接受得了失去以及被辜負的代價。
你要做的,就是好好愛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心思多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無所畏懼。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本就強求不得。你能做的,就是做好隨時獨自一人好好生活的準備。不過分懦弱,不過分依賴。
身邊有個人能讓你依靠固然很好,但就算有一天ta突然要離開,你也可以瀟灑轉身,不用一個人暗自神傷,覺得失去了整個世界。
畢竟,太依賴別人的話。一旦ta走了,你就什麼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