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裏細想了想,一拍膝蓋:“這事做得。嘖,喜哥還在冷宮裏,本來以為她沒用了,我得派人照拂著她點。”
女裏匆匆離去,找到喜哥,隻說叫她不要再鬧,免得惹了皇帝生氣,隻消忍耐些時日,等皇後生了孩子,讓她撫養,到時候聽叔父吩咐就是。
他雖是私下吩咐喜哥,但喜哥身邊的內侍忽列一向機靈,此時見皇帝病倒、皇後出宮,而女裏出宮又回宮來找喜哥,心中生疑,悄悄在外聽了一星半點兒,嚇得魂飛魄散,忙來告訴婆兒。
婆兒不想竟有這事,急忙來回稟耶律賢。
耶律賢頓時大怒:“什麼?女裏竟然如此大膽,敢算計燕燕腹中的孩子。你的消息是從哪裏來的?”
婆兒忙道:“喜哥小妃身邊的忽列,早年受過我恩惠,他膽小怕事,就跑來告密。”
耶律賢陰沉著臉,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冷冷道:“女裏的腦子不會轉得這麼快,肯定是高勳的主意。”
婆兒擔憂道:“女裏掌管禁軍,整個皇宮都在他控製之下,他對皇後娘娘有惡意,娘娘就太危險了。”
耶律賢緊握拳頭:“朕不會允許他傷害燕燕和孩子的。楚補。”
楚補道:“屬下在。”
耶律賢道:“去請韓匡嗣過來。”
韓匡嗣匆匆而來,聞言臉色也變了:“這麼說,女裏、高勳當真包藏禍心?”
耶律賢歎道:“匡嗣,你是朕最信任的臣子,眼下要怎麼保住燕燕腹中的孩子?”
韓匡嗣道:“女裏等人既然想挾皇子以自重,那至少皇子出生之前應當安全無虞。皇後懷胎不過五月,我們在那之前將危局消弭便可保娘娘平安。出於安全起見,這段時間讓娘娘去宰相府暫住吧。”見耶律賢點頭,又道:“後宮都是女裏的人,萬一他臨時起了別的念頭,咱們恐怕百密一疏。女裏和高勳,一個掌著禁軍,一個總管漢軍事,二人聯手,朝中除思溫宰相外無人可製。所以他們才敢在思溫宰相過世後,如此放肆。當務之急……是推出一個能夠壓製他們倆的人。”
耶律賢歎息:“遍數滿朝臣子,實在無人。屋質大王年邁體弱,休哥惕隱年輕不能服眾。室昉已有要職在身,其餘人等更不能服眾。”
他的手緊緊握著,指甲簡直要掐下一塊肉來,他卻已經沒有知覺。真是恨自己這羸弱的病體,蕭思溫遇刺、燕燕懷孕,他又明顯病體不支,不要說女裏、高勳這些臣子起了外心,就算是忠心耿耿如韓匡嗣,也不得不勸自己要先選擇一個親王來輔政了。
他苦熬了這十幾年,才剛剛登上皇位,才剛剛要推行新政,才剛剛看到幸福,他的妻子才剛剛懷上孩子——不管是誰殺了蕭思溫,這個人絕對不隻是衝著蕭思溫而去,而是要殺了自己。
他心中毒恨著,臉上卻不動聲色,問韓匡嗣:“你意下何人?”
韓匡嗣試探道:“趙王喜隱如何?
女裏細想了想,一拍膝蓋:“這事做得。嘖,喜哥還在冷宮裏,本來以為她沒用了,我得派人照拂著她點。”
女裏匆匆離去,找到喜哥,隻說叫她不要再鬧,免得惹了皇帝生氣,隻消忍耐些時日,等皇後生了孩子,讓她撫養,到時候聽叔父吩咐就是。
他雖是私下吩咐喜哥,但喜哥身邊的內侍忽列一向機靈,此時見皇帝病倒、皇後出宮,而女裏出宮又回宮來找喜哥,心中生疑,悄悄在外聽了一星半點兒,嚇得魂飛魄散,忙來告訴婆兒。
婆兒不想竟有這事,急忙來回稟耶律賢。
耶律賢頓時大怒:“什麼?女裏竟然如此大膽,敢算計燕燕腹中的孩子。你的消息是從哪裏來的?”
婆兒忙道:“喜哥小妃身邊的忽列,早年受過我恩惠,他膽小怕事,就跑來告密。”
耶律賢陰沉著臉,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冷冷道:“女裏的腦子不會轉得這麼快,肯定是高勳的主意。”
婆兒擔憂道:“女裏掌管禁軍,整個皇宮都在他控製之下,他對皇後娘娘有惡意,娘娘就太危險了。”
耶律賢緊握拳頭:“朕不會允許他傷害燕燕和孩子的。楚補。”
楚補道:“屬下在。”
耶律賢道:“去請韓匡嗣過來。”
韓匡嗣匆匆而來,聞言臉色也變了:“這麼說,女裏、高勳當真包藏禍心?”
耶律賢歎道:“匡嗣,你是朕最信任的臣子,眼下要怎麼保住燕燕腹中的孩子?”
韓匡嗣道:“女裏等人既然想挾皇子以自重,那至少皇子出生之前應當安全無虞。皇後懷胎不過五月,我們在那之前將危局消弭便可保娘娘平安。出於安全起見,這段時間讓娘娘去宰相府暫住吧。”見耶律賢點頭,又道:“後宮都是女裏的人,萬一他臨時起了別的念頭,咱們恐怕百密一疏。女裏和高勳,一個掌著禁軍,一個總管漢軍事,二人聯手,朝中除思溫宰相外無人可製。所以他們才敢在思溫宰相過世後,如此放肆。當務之急……是推出一個能夠壓製他們倆的人。”
耶律賢歎息:“遍數滿朝臣子,實在無人。屋質大王年邁體弱,休哥惕隱年輕不能服眾。室昉已有要職在身,其餘人等更不能服眾。”
他的手緊緊握著,指甲簡直要掐下一塊肉來,他卻已經沒有知覺。真是恨自己這羸弱的病體,蕭思溫遇刺、燕燕懷孕,他又明顯病體不支,不要說女裏、高勳這些臣子起了外心,就算是忠心耿耿如韓匡嗣,也不得不勸自己要先選擇一個親王來輔政了。
他苦熬了這十幾年,才剛剛登上皇位,才剛剛要推行新政,才剛剛看到幸福,他的妻子才剛剛懷上孩子——不管是誰殺了蕭思溫,這個人絕對不隻是衝著蕭思溫而去,而是要殺了自己。
他心中毒恨著,臉上卻不動聲色,問韓匡嗣:“你意下何人?”
韓匡嗣試探道:“趙王喜隱如何?
耶律賢想了想,還是搖頭:“他隻怕鎮不住。若是在朕身後諸王動蕩,就是祥古山之禍再現了。”
韓匡嗣卻道:“諸王掌權會有諸般後遺症,可畢竟能渡過眼下難關。主上韜光養晦,放任兩虎相爭,在當中平衡局勢,趁機靜養身體。趙王驕縱狂妄非人主之相,縱然一時得意,也威脅不了主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