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渤海貢女(1 / 3)

迪裏姑聽完伏案哽咽:“都是我無能,不能解主上之病痛!”

韓匡嗣心中酸楚,他的心情,又何曾不是與迪裏姑一樣呢。迪裏姑可以就近照顧皇帝,可如今,他卻連皇帝的麵也不易見著。

迪裏姑離開了。

當夜,韓匡嗣大醉。

過了數日,見著皇帝身體狀態和心情都甚好,婆兒便勸他到禦苑中走走。

耶律賢應了,他走在禦苑中,見冬去春來,微風吹拂,柳枝漸漸發芽,嫩芽在枝頭搖曳。婆兒見他今日精神甚好,就勸道:“主上,如今牡丹正在開放,不如去牡丹園看看?”

耶律賢也來了興致。苑中有一處牡丹園,如今正值花期,開得正好。姚黃魏紫,爭相奪豔。婆兒湊趣道:“牡丹可比花中之王,這花也知人意,知道主上來了,就開得如此之好。”

不想耶律賢卻走到一叢牡丹前,指著枝頭的兩朵花道:“婆兒,你說朕和皇後是不是很像這兩朵花,一朵正盛放,另一朵卻要凋落了。”

婆兒看那枝頭兩朵花,果然是一朵正迎著日光怒放著,一朵卻早早凋零。

晚風吹過,吹起站在花邊的耶律賢的衣衫,更顯削瘦。

婆兒嚇出一身冷汗來,一時竟不知道如何開口,支吾道:“主上,那邊的白牡丹開得正好,四五枝齊整整的,不如剪幾枝下來,一枝給皇後,另外兩支給兩位小公主,公主必會高興的。”

想起幾個女兒,耶律賢終於露出一絲微笑來,點頭稱是。

婆兒使個眼色,阿辛忙上前將披風披在耶律賢身上,道:“主上,起風了,咱們是不是回宮歇息?”

耶律賢點了點頭,轉身走向寢宮。婆兒抹了抹冷汗,匆匆跟上,自悔今日多事。

這麼過了幾日,按例是皇帝又要準備去春捺缽。兩個小皇子聽說此時,就早早來纏耶律賢。

帝後雖然一個政務繁忙,一個病魔纏身,然而都是極為重視子女教育,每日裏爭取時間與他們相處。長子文殊奴今年十一歲了,大名叫耶律隆緒,次子普賢奴也十歲了,取名耶律隆慶。隻有幼子胡都堇才三歲,不曾取大名。

隆緒因是長子,已經懂事了,一舉一動,極為規矩。隆慶是次子,就有些散漫了,趴在耶律賢床邊叫道:“父皇,什麼時候帶我們去春捺缽啊?孩兒今年還想跟著父皇去獵鴨。”

耶律賢笑道:“好,你母後已經在準備了。”

燕燕見鬧得厲害,插嘴道:“普賢奴,父皇需要靜養,你們都不許鬧,知道嗎?”

隆慶嘟起嘴:“知道了。”

耶律賢忙道:“沒事,孩子們圍著朕也熱鬧。”

燕燕搖頭:“還是你身體要緊。這幾個孩子如今都皮得跟潑猴似的,尋常除了請安,我也不敢往你跟前帶,怕把你給累著了。”

隆慶跳著道:“母後,我們沒有頑皮啊。”

燕燕斥道:“去去去,上次是誰險些把帳篷燒了?別吵你父皇了,趕緊走。”

迪裏姑聽完伏案哽咽:“都是我無能,不能解主上之病痛!”

韓匡嗣心中酸楚,他的心情,又何曾不是與迪裏姑一樣呢。迪裏姑可以就近照顧皇帝,可如今,他卻連皇帝的麵也不易見著。

迪裏姑離開了。

當夜,韓匡嗣大醉。

過了數日,見著皇帝身體狀態和心情都甚好,婆兒便勸他到禦苑中走走。

耶律賢應了,他走在禦苑中,見冬去春來,微風吹拂,柳枝漸漸發芽,嫩芽在枝頭搖曳。婆兒見他今日精神甚好,就勸道:“主上,如今牡丹正在開放,不如去牡丹園看看?”

耶律賢也來了興致。苑中有一處牡丹園,如今正值花期,開得正好。姚黃魏紫,爭相奪豔。婆兒湊趣道:“牡丹可比花中之王,這花也知人意,知道主上來了,就開得如此之好。”

不想耶律賢卻走到一叢牡丹前,指著枝頭的兩朵花道:“婆兒,你說朕和皇後是不是很像這兩朵花,一朵正盛放,另一朵卻要凋落了。”

婆兒看那枝頭兩朵花,果然是一朵正迎著日光怒放著,一朵卻早早凋零。

晚風吹過,吹起站在花邊的耶律賢的衣衫,更顯削瘦。

婆兒嚇出一身冷汗來,一時竟不知道如何開口,支吾道:“主上,那邊的白牡丹開得正好,四五枝齊整整的,不如剪幾枝下來,一枝給皇後,另外兩支給兩位小公主,公主必會高興的。”

想起幾個女兒,耶律賢終於露出一絲微笑來,點頭稱是。

婆兒使個眼色,阿辛忙上前將披風披在耶律賢身上,道:“主上,起風了,咱們是不是回宮歇息?”

耶律賢點了點頭,轉身走向寢宮。婆兒抹了抹冷汗,匆匆跟上,自悔今日多事。

這麼過了幾日,按例是皇帝又要準備去春捺缽。兩個小皇子聽說此時,就早早來纏耶律賢。

帝後雖然一個政務繁忙,一個病魔纏身,然而都是極為重視子女教育,每日裏爭取時間與他們相處。長子文殊奴今年十一歲了,大名叫耶律隆緒,次子普賢奴也十歲了,取名耶律隆慶。隻有幼子胡都堇才三歲,不曾取大名。

隆緒因是長子,已經懂事了,一舉一動,極為規矩。隆慶是次子,就有些散漫了,趴在耶律賢床邊叫道:“父皇,什麼時候帶我們去春捺缽啊?孩兒今年還想跟著父皇去獵鴨。”

耶律賢笑道:“好,你母後已經在準備了。”

燕燕見鬧得厲害,插嘴道:“普賢奴,父皇需要靜養,你們都不許鬧,知道嗎?”

隆慶嘟起嘴:“知道了。”

耶律賢忙道:“沒事,孩子們圍著朕也熱鬧。”

燕燕搖頭:“還是你身體要緊。這幾個孩子如今都皮得跟潑猴似的,尋常除了請安,我也不敢往你跟前帶,怕把你給累著了。”

隆慶跳著道:“母後,我們沒有頑皮啊。”

燕燕斥道:“去去去,上次是誰險些把帳篷燒了?別吵你父皇了,趕緊走。”

見著燕燕推著孩子們往外走,文殊奴和普賢奴不斷回頭,又被燕燕揪住抓走,耶律賢看著這一幕,忽然想起當年的事來,祥古山事變前,他的母親也是這樣每天如燕燕一般製服著幾個猴兒似的男孩子,不禁心頭一酸,卻又是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