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莫敵(九)(1 / 2)

第三章 莫敵(九)

不是彈『藥』,還真不是莫敵所希望的彈『藥』,一大車的棉衣和被子,難怪車子又輕又飄。殘存的十個鬼子,寧願在死屍上剝衣服,也不願意在車上取衣物,莫敵第一次對日軍士兵產生了敬畏之心,這種士兵,很可怕!

看到這一大車的衣物,莫敵才想起,剛剛過了寒衣節,再有幾天就是小雪,這些衣服來得正是時候,比彈『藥』更是時候。

“老大命好啊!”連黃天化也不得不歎服,莫敵穿上日軍的冬衣,那叫一個服貼,那叫一個合適,長短大小肥瘦,跟定做的一般。再看看自己,穿上日軍的冬衣,那叫一個難受,那叫一個別扭,肩不是肩,手不是手,自己個子並不算大,隻怪這鬼子的衣服實在是太小。還是莫敵出了個主意,讓士兵們把日軍棉衣的袖子與肩膀結合部的下半部割開,手就能穿得進去,還能舉起起來,不影響行動,衣服短點,也不至於『露』出肚皮。至於褲子,那是真正的短,不過穿在裏麵問題不大,何況還有綁腿,就不要太過於講究了。

兩千個日軍鋼盔,莫敵讓人用白『色』的油漆在兩邊耳朵上方各畫了一個民國國徽,黑黑的青天,慘淡的白日,遠遠看去,就是個靶子。把這個東西,送給172師張光瑋,換回來了不少好東西,有柳州的水果糖,桂林的三花酒,南寧的甜醬料,宜山的香酸薑……看到這些廣西特產,莫敵再一次堅信,與第7軍相比,自己這個十九路軍擴展來的176師就是小娘養的。

小娘養的就小娘養的,小娘養的一樣過日子,隻是下次再讓老子做第7軍的炮灰,沒門!

告訴徐平徐樂,加強對這一線的搶劫,搞得一分是一分,搞得一角是一角。黃天化說這樣做會激怒日軍,弄不好會讓日本人改變主攻方向,從太湖東改為太湖西。莫敵哈哈大笑,就算是改成太湖西也無所謂,有鋼7軍頂著。

就在徐平一夥再搶劫了一車彈『藥』和一車『藥』品之後,日軍往太湖西的進攻開始了,不是因為徐平們的搶劫,是北方的吳福線已經失守,從太湖西直上馬山,繞到錫澄線的後麵,成了日軍的戰略必然。

11月19日第10軍的第18師團全部、第114師團一部從平望出發,目標,湖州。

徐平最後一次從172師的防區通過是1937年11月19傍晚,他在向張光瑋通報了一聲:“日本人開始進攻了”之後就消失在西邊的大道上。

“問軍部,我們應該怎麼做?”莫敵對黃天化說。

黃天化苦笑一聲,自己這位老大,上次的氣看來還沒有消,雖說是請示,其實是負氣。過了不多久,師部回電:撤出長興,退往塔山一帶,176師已經到達孝豐,不要戀戰,讓開大道,退往山區。莫敵讓報務員給張光瑋去了一封電報:我已撤退,自求多福。在他看來,張光瑋應該是戰爭機器中的這次消耗品。

拿著莫敵的電報,張光瑋苦笑出聲,把電報遞給程樹芬,程樹芬看了之後,笑著說:“良將不可傷智,這次是李品仙做錯了。” 師參謀長陳大敦看完之後,笑著說:“我之前還以為有莫敵這支奇兵,在必要時殺進敵人軟肋,看來是指望不上了。”

172師在議論莫敵,莫敵等人也同時在議論著172師。參謀長黃天化認為,有三個新增旅的加入,172師與170師加在一起,人數超過三萬,取守勢,應該可以跟日軍大戰一場,最不濟,也能打個四六開。莫敵『摸』出皮箱裏的硬麵抄,翻開裏麵的一頁,說:“對手是18師團,這不是日軍的常備師團,我這裏沒有他的資料,應該是在七七事變之後才建立的新師團,114師團也是一樣,我隻能按照之前的消息進行預測。非常備師團,大多屬於乙種師團,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輜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總共二萬四千人。 兩個師團就有將近五萬人,按照徐平的消息,114師團隻有一個聯隊約五千人跟隨18師團行動,其它人進入吳中,既然這樣,敵人總數應該在三萬人左右,最少有36門75山炮。在南潯和吳川,第七軍無險可守,無地勢可依,我估計最多一周,第七軍就會潰敗。”

果然,正如莫敵所料,南線日軍的進攻,持續了不到一個星期,日軍就占領了長興。170師172師打得狼狽逃竄,還折了一員少將夏國璋。

看著潰敗的隊伍從麵前退往廣德,莫敵從塔山村去到泗安,見到了張光瑋。

張光瑋告訴他,這於這次戰役,第7軍的準備可謂相當的充分,雖然是一場阻擊戰,已經當成了一場大型戰役來安排,結果發現,自己的戰力與日軍相比,實在是差得太多。算到了日軍的軍力素養,也估計到日軍的大炮,卻沒有估計到日軍的坦克和飛機。

在張光瑋的訴說中,莫敵清楚了全部經過。

19日,第7軍副軍長徐啟明回到吳興,全權指揮作戰,在程樹芬、張光瑋、羅活、夏國璋的策劃下,第七軍在南潯、升山、吳興縣城、以及吳興側後方的李家巷,分別設置了四道防線,分別由夏國璋守南潯,羅活守升山,張光瑋守吳興,程樹芬守李家巷。兵馬全部到位,就等敵人來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