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血火(六)
爐橋,雖然沒有聽到槍聲,可激烈的戰鬥情緒更如熾熱的火爐,仿佛空氣都要點燃。
日軍十三師團在在淮河北岸的受挫,在向畑俊六北進打通冿浦路的計劃潑了一盆冷水的同時,也向所有的侵華日軍敲響了警鍾,前路並非之前設想的那麼容易,中國軍隊也並非再無還手之力,想憑借一個師團的力量,不可能完成北進之路。如果要打通津浦路,第一個是增加兵力,第二個是必須步步為營,先肅清淮河以南的桂係部隊,才能為打通津浦線奠定基礎。第三個是將滬寧杭的軍隊進行調配,從進駐模式改為進攻模式。
華中方麵軍司令部位於南京,上海派遣軍司令部在南京,第10軍司令部在杭州。
中島今朝吾16師團和末鬆茂治的114師團調往華北,在寧滬杭一帶的日軍主力是藤田進第3師團、穀壽夫第6師團、吉住良輔第9師團,山室宗武11師團、荻洲立兵第13師團、牛島貞雄18師團和伊東政喜101師團。
114師團北調之後,18師團獨自負責太湖以南及浙江東北方麵,勢單力薄,由於在與48軍的天目山作戰中損失嚴重,又一直沒有得到補充,因此在杭州灣完全采取守勢。有徐樂和劉克己在周邊環視,牛島貞雄日子過得不爽,大部隊派不出,小部隊不敢派,一時竟然成了黃八妹調戲的對象。
16師團北調之後,11師團成了防守部隊,第10旅團(天穀支隊,旅團長天穀直次郎少將)調南京接替,22旅團在揚州地區,接手13師團北上津浦路後留下的防區。101師團鎮守上海,第3師團化整為零,在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昆山、太倉拉了個一字長蛇陣。真正能夠靈活作戰的,就隻有穀壽夫第6師團、吉住良輔第9師團和荻洲立兵第13師團。
荻洲立兵第13師團出師不利,先是在半塔集、自來橋、張八嶺及藕塘等丘陵地帶被劉士毅拖拉,之後又在小蚌埠與於學忠血戰,最後落在張自忠和周祖晃的南北包圍中,興衝衝北上,灰溜溜南歸,如同一隻鬥敗的公狗,在塗州城裏添傷。
畑俊六一聲令下,在蘇州、昆山、太倉地區駐防的第9師團被連夜調出,當天晚上就到達了塗州。
“不能離開鐵路,不能分兵冒進,不能輕視敵軍。”向吉住良輔說了三個不能之後,荻洲立兵再也說不出話來。他兵分三路是一大錯,讓劉士毅因勢利導,利用地形,借助地利,成功把自己拖了半個月,讓淮河以北的中國軍隊有了準備。渡河冒進是第二大錯,渡河采用的是中國民船,這些民船,把自己的戰士運了過去之後,就連夜跑路,把大量的輜重留在南岸,僅靠幾條小船,如果能夠支撐灘頭陣地的消耗,因此被於學忠51軍幾次打回南岸,如果不是之前去追殺31軍的兩角業作大佐西路軍趕到,根本無法占領小蚌埠的陣地。盲目輕敵是第三大錯,占據了小蚌埠後,荻洲立兵以為此行已經無憂,正想大踏步向淮北挺進,誰曾想卻被周祖晃的第7軍抄了後路,第7軍是進入中國後遇到最強大的對手,為了奪回歸路,第13師團損失慘重。
吉住良輔安慰了荻洲立兵兩句,鼻孔裏分明冒出一絲鄙視,嘴裏說道:“多謝荻洲君提醒,本人此去明光,必能一戰竟功。”
看著吉住良輔離去的背影,矯健而充滿了自信,不覺對這位同樣是五十四歲的老夥計充滿了憐憫,自己一個多月前從揚州出發,信心比你這個三重縣的農民要足得多。但願好運。
吉住良輔到明光的同一天,黃天化率部到達爐橋,進入48軍建製。
同一天,莫敵陪同張義純到了長江邊。
又一次看到這條大河,莫敵不覺發出一聲冷笑,對身邊的覃基石說:過了河,日子就好過了,有日本人供我們殺,供我們搶,你的物資很快又會補足。這些天我老在想,我們再搶回這麼多的東西,下一回真不知道還能賣給誰,估計隻有華北的十八集團軍了。覃基石大笑,說:“老大,敢說這種話的,中國,隻怕也隻有你一個人。”
徐平『摸』了『摸』腰上的m712,說“我們特務連的兄弟們都說,用慣了二十響,真的不想再用回日本人的東洋造南部十四。”這一回,在徽州,特務連把手槍全部換裝成德國產的m712突擊手槍,不是漢陽造,是木殼能當*的原裝進口貨,之前裝備的南部十四成了收藏品,把這班小子給得意壞了。但是越來越靠近日軍,就越來越擔心進到日占區,m712的子彈不能得到及時補給,因此每人又把封藏的南部十四取出來配在身上,說實話,雙槍的感覺並不是很好,一致認為,臨安的黃八妹,身配雙槍,八成是用來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