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遊幹 (三十)(1 / 2)

第八章 遊幹 (三十)

二月十五日,遊幹班正式開學,草坪上九百多名學員整整齊齊排出七個方陣,因為第七大隊全建製留給『共產』黨,匆忙之際人員湊不齊,隻好延期。七個大隊,陣營也相當浩大,大多是從前線歸來的學員,集中在一起,無形中生出一份殺氣。

“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趕出境,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趕出境!不怕雨,不怕風,包後路,出奇兵,今天攻下來一個村,明天奪回來一座城……”整齊的歌聲在南嶽山穀裏回響,不論是學員還是教員,還是訓練班的工作人員,隻要在聖經學校逗留的人,都不約而同的齊聲唱起這這首響徹大江南北的歌曲。

昨天,莫敵們學了一天,才學會了這首歌,也才知道,他們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同時,還有許多的人在為抗日作出貢獻,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對抗戰的激情。這些大老粗們開始還不理解為什麼要他們學唱歌,學遊擊戰與唱歌有什麼關係,很快,富有彈『性』的音樂節奏,頗具衝擊力的音樂風格,塑造出的機智勇敢、敏捷靈活遊擊健兒的音樂形象,仿佛就出現在眼前,立即將一夥兵痞子兵油子吸引了過去。

教導他們唱歌的教員介紹了這首歌,那是在去年的九月,作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到武漢視察抗戰,在對第三廳所屬的演劇隊全體人員作形勢與任務的報告時,周恩來直指日寇『逼』近武漢,國難當頭,不僅要正麵抗敵,更應以*同誌《論持久戰》的思想來武裝自己,到敵人後方去開辟工作、擴大實力、抗戰到底。在這次形勢報告的啟示下,北平流亡學生革命青年詩人趙啟海很快就把歌詞創作了出來。冼星海看到歌詞很欣喜,立即構思譜曲。很快,這首《到敵人後方去》就從武漢流傳到祖國各地,並深入到敵後根據地。 1938年底,『共產』黨領導下各大遊擊區的每一個角落,到處可以聽到“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趕出境”的歌聲,成為了時代的最強音。

《到敵人後方去》唱了一遍又一遍,一個個大隊唱,集體唱,直唱得山穀裏回『蕩』起陣陣回音。在歌聲中,蔣介石主任,白崇禧、陳誠副主任走上了『主席』台。在湯恩伯濃厚的浙江金華口音中,開班儀式開始。

莫敵個子不高,還特別喜歡把自己藏在其它人身後,這次開班儀式的安排很滿他的意,按照學號順序排隊,並不按照高矮,他正好站在牛高馬大的張智農身後,隻要他不『亂』伸脖子,『主席』台上的人想找到他也難。

“天縱是深得遊擊戰術精髓了!”一邊的劉敬之笑著說:“先把自己藏好,然後再謀行動。”

張智農不敢回頭,卻也自嘲般的說:“我就是那個當靶子的傻冒!”

莫敵偷笑著說:“那你就得裝得更傻一些,讓人家一看到你的形象就失去警惕,不會對你形成攻擊,你才能找機會幹掉對方。”

“很對,很對,這就是傳說中的扮豬吃老虎。”劉敬之說。

“我『操』!”張智農不幹了:“老劉你這是越罵越毒了,開始還隻罵我是傻冒,這回成豬了!”

莫敵大樂。

隻聽旁邊傳來一聲提醒:“委員長說完了,白總參也說完了,湯教育長主持說,接下來應該輪到葉副教育長了,注意聽。”

莫敵伸出頭,從張智農的肩頭望了過去,一位中年將軍從『主席』台的坐位上站起,向居中坐著的蔣委員長等人示意後,走向前麵的演講台。這位就是葉劍英將軍,身材不矮,在南方人算是高個,一身合體的軍裝,肩上是中將軍銜,沒有戴帽子,頭發整齊的抹向腦後,發際線很高,『露』出一個發亮的大額頭。

七個大隊不再保持平靜,發出蜂群般的嗡嗡聲,大家都在議論紛紛,對這位中共高級將領十分好奇。莫敵也有興趣的努力想聽明白這位傳奇人物說些什麼,無奈身邊的各種聲音太大,隻能在葉劍英簡短的發言中聽到了幾個字,最大的不同是,之前的發言都要在中央的領導,團結抗日,取得最後的勝利,而這位則是提出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下,團結抗日,爭取最後的勝利。至於莫敵們想聽到關於遊擊的一些理論和見解,一句了沒有說。

莫敵解嘲般的說:“是我太心急了,今天進開班,又不是上課,怎麼會講到遊擊戰去。”

劉敬之說:“不用急,我們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一定能把葉將軍的遊擊戰精髓學到手。”

簡短的開班儀式結束了,緊張的學習就此展開,果然,葉劍英和中共方麵的教員們沒有讓莫敵們失望。遊幹班共開設了總理遺教、抗戰建國綱領、國際形勢、遊擊戰爭概論、遊擊政工、遊擊戰術、民眾運動……24 門課程,政治、軍事並重,訓練結合理論,讓學員們深感學之有物,實之有效。中共教官主要負責遊擊戰的戰略戰術和政治工作兩門課程,其中最受人歡迎的是每周二次的由葉劍英主是的《遊擊戰爭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