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敵後(七)(1 / 2)

第九章 敵後(七)

等了兩天,等到了第五戰區司令部的報捷通知。得知第五戰區湯恩伯三十一集團軍和第一戰區孫連仲第二集團軍出現在自己地後方,日軍第一次慌了手腳,急忙退兵,力爭在中國軍隊包圍圈沒有形成之前退出戰團。李宗仁鬆了一口氣,這次日軍氣勢洶洶的戰略進攻以日方的退卻劃了一個句號,是開戰以來的第一次,太難得了。看了看頂在一線的部隊,一個個如同卸去了重擔的勞工,疲憊不堪的坐在地上,翻著白眼,喘著粗氣,李宗仁不忍再下令讓他們進行追擊,隻是電令湯恩伯,在日軍退卻的路上進行側擊,別讓日本人走得那麼順利,能夠取得一些戰果,更好。

不料李宗仁的一念之仁卻惱了身邊一位英雄,隻見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張自忠挺身站出,對李宗仁說:“德公,我軍雖疲,可日軍已敗,以疲對敗,可占優勢。德公曾多次提出,與日軍鬥,重在滅敵,如今日軍大勢已去,即使以疲憊之軍追之,亦能達到滅敵之效。”

李宗仁抬起頭看著張自忠,輕輕的問了一句:“還可一戰否?”

“拚死一戰!”張自忠大聲回答。

“那就一戰!”李宗仁右手握拳,重重砸在左手掌上。

三十三集團軍在張自忠將軍的率領下,第55、第59、第77軍東渡襄河向棗陽攻擊,14日,收複唐河縣,苦戰4天,重創南返日軍,收複棗陽。

湯恩伯相對比較滑頭,他隻在沿途設置了幾次『騷』擾『性』的進攻,就把日軍放回了鍾祥,他知道,日軍雖然疲憊,自己也因為遠道來襲戰力太減,如果自己進攻不力,被日軍纏住,反而讓日軍想與自己進行消耗戰的陰謀得逞,如果退卻的日軍一旦將自己纏住,這個區域可就沒有人能夠再來救援自己。因此,湯恩伯隻能小小的留下了日軍一百多條人命,讓他們退兵。

孫連仲的想法與湯恩伯大不相同,這個北方漢子可沒有湯恩伯肚子裏那麼多的花花腸子,他隻知道一點,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他一個集團軍本來有兩個軍,馮安邦的四十二軍和田鎮南的三十軍,因為馮安邦被飛機炸死,孫連仲取消了四十二軍的番號,把餘部並入三十軍,並升田鎮南為集團軍副總司令,由池峰城接任三十軍軍長。這個三十軍,因為吃下了四十二軍的人馬,發展成一個超額軍,下轄三個師和一個直屬旅,分別是黃樵鬆二十七師、張華堂第三十師、乜子彬第三十一師和吳鵬舉獨立第四十四旅。

池峰城是員虎將,在台兒莊會戰中,率不足萬人苦守孤城達20日之久,為戰區部順利布局立下頭功,他也一戰成名,獲頒青天白日勳章。這次奉命包抄,他可謂不遺餘力,以最快的速度搶到了日軍第3師團所在的桐柏城身後,與之前在桐柏地區與第3師團抗衡的王仲廉第13軍配合,向第3師團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在池峰城和王仲廉的的夾擊之下,日軍第3師團慌忙扔下桐柏,退往應山。

湯恩伯不追,並不代表其它人不追,39軍在軍長劉和鼎的率領下,一路追擊南退之敵,直到大洪山才停下腳步,奉令化整為零,進入山區分散遊擊。

三十一集團軍完成任務後於5月22日,向隨縣『逼』進,23日收複隨縣。

南路日軍退回鍾祥,東路日軍退回應山,恢複戰前態勢,會戰宣告結束。

“第一次讓日軍無功而返,可喜可賀!”莫敵鬆了一口氣,他預料到一次勝利會來臨,但是卻沒有想到來得如此之快,日本人兵敗如山倒,與兩年前在上海看到的大不相同!特別是日軍第十六師團,這支日本的老牌勁旅,1937年9月抵達天津,在師團長中島今朝吾的率領下踏上了中國的土地,近兩年來,打遍了中國的半壁河山。先加入華北方麵軍第2軍,在津浦路北段西路作戰,後轉隸上海派遣軍於淞滬會戰末期登陸白茆口,攻擊常熟方向,12月作為中路沿丹陽、湯山攻打南京,是在南京進行大屠殺的殺人狂魔。1938年1月返回華北方麵軍第2軍,在徐州會戰時擔任北路圍攻及豫東作戰的急先鋒。就這樣一支隊伍,在中島今朝吾離開後藤江恵輔擔任了師團長,竟然戰力大跌,在此次作戰時,竟然成為十三師團的配角,最後的退卻中,毫無章法,被劉和鼎一路追擾,斬首無數。

“補充的次數太多了!日軍每打完一仗,都要從國內派新兵補充,幾次補充下來,強旅補成了弱旅。”李鬆德分析說:“天縱,還是你對,每次作戰,你都以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為出發點,你的1056團,一直減員不大,老兵多,新兵少,戰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