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敵後(六)
在李鬆德喋喋不休的述訴中,莫敵把近段時間皖西一帶發生的事件基本上理了一遍。李鬆德與黃天化相比確實差得很遠,同樣的參謀長出身,這個旅參謀長給那個團參謀長提鞋都不如,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樣混到如此高位的。李鬆德的最後一句話,解答了莫敵的這個疑問,李鬆德說,據軍部可靠消息,1056團政治部主任蔣春陽將出任1056團副團長。莫敵大吃了一驚,蔣春陽,一個就會『插』科打諢的政棍,他從來不會打仗,怎麼能勝任一團之副!李鬆德解釋說,誰也不是從娘胎裏生下來就會打仗,蔣春陽也不會,但是可以學嘛,更何況跟著莫敵這樣的名師,還怕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副團長。莫敵當場啞口,說不出話來。蔣春陽能當副團長,李鬆德能當參謀長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這個用人機製還真是出人意表。
無所謂了,昔日諸葛亮能夠草船借箭,蔣春陽總比草人強吧,更何況他跟了自己兩年,知根知底,至於作戰能力不強,配個強有力的參謀長,再把三個營營長強化一下也就行了。想通了的莫敵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過於強勢,上麵也不敢派出與自己不熟悉的人來出任自己的副手,才會出此下策。也行,就順勢調整一下,何得貴是跟自己兩年了的老部下,調整為中校政治部主任兼管後勤也算是往上走了一步。至於參謀長,他又想起了楊克誌。
楊克誌絕對不可能出任他的參謀長了,在李鬆德的話中莫敵再一次確認了這一點,因為他的身份太過敏感。
176師這半年,基本沒有打過什麼大仗,卻也沒有得到什麼補充,日軍登陸珠江口,廣西老窩吃緊,重建了三十一軍,新編了四十六軍,把全省精壯男子差點抽光,已經派不出兵源補充遠在安徽湖北的第七軍、四十八軍和八十四軍。作為安徽省省長的廖磊,為了從安徽本地協調兵源補充部隊,著急上火,每天咳嗽不停。四十八軍軍長張義純是安徽人,有本地人之利,他也想盡辦法收編了好些本地民團補充到部隊中,但是並沒有增加太多的戰力,一來本地軍人與廣西老兵不能融於一體,再一個本地軍人總是心有顧慮,不願意打爛本地的壇壇罐罐,束手束腳,瞻前顧後,作戰不夠果絕。
四月底,日軍在南昌會戰占盡優勢的同時,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麵中國軍隊對武漢及平漢線交通的威脅,決定發動戰略進攻。五月一日,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以第三、第十三、第十六師團為主力,配合騎兵第二、第四旅團,向隨縣、棗陽地區進攻。
“你們遊幹班的湯教育長還真是日本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在徐州,日本人為了鏟除他,不惜召集了兩個師團,這一次,竟然動用了三個師團。”李鬆德說:“日本人並不想同時在兩條戰線上燒起戰火,隻因為湯恩伯將軍從襄陽向棗陽移防,才是引起這次大戰的導火線。”
莫敵對此十分關切,如果說過去湯恩伯隻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現在已經完全不同。在南嶽,湯恩伯作為一個鮮活的人出現在自己麵前,是一個有才有德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師尊形象,他身材健碩,一口江浙味很重的國語,說起話來,很是果斷。據說他是體育教員出身,後來考入日本明治大學法科,主修政治經濟學,因為沒有學費,隻能轉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8期步兵科學習。在學習期間,經常與日本人打架火拚,打得深具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學員滿地找牙,是步科18期最著名的惡棍殺材,深被日本同學記恨。湯恩伯出任國民革命軍三十一集團軍司令後,更為日本軍界所顧忌,他的上一期學長日軍陸軍大員東條英機曾說,想要擊敗湯恩伯,沒有超過他一倍以上的軍力不可能實現。而國軍內部則一致認為,湯恩伯就是當代的夏侯淵,他的隊伍具有驚人的爆發力,驚人的速度,驚人的穿『插』力,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他出現在棗陽,說明國軍對平漢線有染指的可能,一旦閃擊平漢線,立即卡斷平漢線,武漢將變成一座孤城。日軍大本營絕對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因此,集中軍隊殺向隨縣棗陽成了戰略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