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敵後(五)
莫敵發現行軍的速度並不是很快,又是馬又是車,很少的行李扔在自己睡覺的馬車上,行軍的弟兄們大多是隻帶著一把南部十六手槍,全部別在便衣裏,頭上戴著草帽,腳下登著皮鞋,沒有太多的兵樣子。之前陳正信騎的那匹馬,本來是給莫敵準備的坐騎,唯一的一匹。馬車夫騎了一會,看到其它人都在走路,都是一隻隻白眼看著他,嚇得不敢再騎,下馬拉車,跟戰士們一起走,讓出馬來,給其它人放行李。
走了半天,在一個叫高屋的地方吃中餐,馬車夫也算是人才,人熟地熟,很快就張羅出兩桌好飯,還上了一壇子酒。看到酒莫敵就笑了,說:“我要喝一點,有道是回魂酒,越喝越有。”陳正信見鬼般的看著莫敵,昨天晚上醉成那樣,一醒過來居然還要喝,這位也算是酒中豪傑了!
莫敵並沒有那麼豪傑,弄出一個牛眼杯,比喝『藥』更艱難的喝了一杯下去,就再也不喝,看來所謂的回魂酒完全隻是一個意思。莫敵不喝,其它人也不喝,很快的吃了碗裏的飯,稍事休息,準備繼續上路。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哪裏?”莫敵問。
“本來想趕到太湖的,隻怕來不及。”陳正信說。
“肯定來不及!”趕車的大聲的『插』話說:“從這裏到太湖還有八十大裏,走到太湖,隻怕天要黑完,就我們這種走法,最快走到長河邊的趙家大屋。就算是走到長河邊,也沒有渡船送我們過長河。”
“哦!那我們走到哪裏算哪裏,車老板,隻怕要連累你跟我們一起風餐『露』宿了。”莫敵說。
“這一路找個宿頭不難,隻是找個好旅店就難了,放心,跟我走,會有吃有喝的。”車老板很是豪邁的說。
莫敵點點頭,在衡山上葉劍英將軍講得對,與老百姓把關係搞好,建立一種魚與水的關係,就不會餓著凍著,活下去更不是難事。
“從這裏走到太湖還有這麼遠嗎?”陳正信問馬車夫。
馬車夫沒有回答,到是莫敵回答了:“你不知道?來的時候走的不是這條路嗎?”
陳正信點點頭,說:“我們來的時候走石牌,聽當地人說那邊走到望江華陽要近一些,沒有想到要近那麼多。”
“那我們為什麼不原路返回?”莫敵奇了。
“我們要先到太湖旅部。”陳正信回答:“隨棗大戰打了半個多月了,很吃緊,第七軍也調了過去,現在整個皖西鄂東就隻剩下我們四十九軍。軍長在立煌鎮守,師長去了六安,旅長帶著1051團去了嶽西,太湖就隻剩下李參謀長帶著我們團的高貴選營。李參謀長說了,什麼時候接到你,先送到太湖,之後你是留在太湖還是去潛山,由你自己定。”
莫敵倒吸了一口氣,諾大一塊地域,居然就是有一個四十八軍鎮守,這也太過地廣人稀了!自己一個團守在潛山太湖一線,可謂極度單薄,如果安慶的日軍出來找麻煩,隻怕自己也頂不住,幸好西邊的黃梅還在友軍手裏,否則兩頭一夾,自己隻能灰溜溜的跑到天柱山裏做山鼠。說到友軍,莫敵突然想到了駐紮在巢湖周邊的新四軍,新四軍第四支隊和江北支隊不也是一支友軍嗎!雲應霖黃天化在與張雲逸的談判中退步如此之多,是不是也是為了委曲求全呢!
想到這裏,莫敵不由得有點焦燥,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太湖,立即了解戰況,了解目前的態勢。也許是看到了莫敵的不安,陳正信讓一個戰士騎上戰馬,飛奔太湖,向李參謀長報告,看看能不能在太湖找到一輛汽車來接一接,爭取今天晚上到達太湖。
莫敵對陳正信的安排很是滿意,這兩年來,親眼看到陳正信從一個農村混混青年成長為基層軍營,而且還相當的優秀。他與自己不同,他是民團抽到南寧軍校受訓的正則生,有南寧軍校,也就是中央軍校第九分校的畢業證,前途無量,作為一個少校營長已經有點屈才,去周祖晃那裏做個團長再上一層樓。
吃完飯後,行軍的速度慢了許多,走路是肯定到不了太湖,如果要趕到太湖得看有沒有汽車,既然有汽車,多走三五裏與少走三五裏沒有什麼區別,三五裏對於汽車隻不過是一腳油的事。
坐了半天的車,莫敵也不再賴在馬車上,把上麵的草弄了下來,整理清爽,把戰士們的行李都堆了上去,馬車夫仍然在下麵牽著馬,走在頭裏帶路,莫敵和陳正信並肩走在馬車後麵,一跑說著話,話頭還是這一次的部隊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