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慶(十三)
讓莫敵沒有想到的是,唐如儒的預言沒有兌現,自己的預測也沒有成立,在麻埠一呆又是將近半個月,這半個月莫敵過得更加不爽,用如坐針氈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完全是度日如年。整個麻埠,除了韋永成和李柏成,沒有誰來答理他,他如同麻埠街上的行商,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可有可無。天氣漸漸的涼了,河裏的魚都沉了底,有心想去弄幾條來打發時間,也不是特別容易,下了幾場霜,一大早起來,一地的潔白,如果在百壽老家,這就算是冬天了。
進入了十一月,莫敵越發的落寞,創造了三天沒有出門的紀錄,弄了些竹子,把一頭破得稀碎,切成筆狀,蘸上水在客廳的紅『色』地磚上練了三天的大字,書法是否大進不知道,隻知道,寫禿了不少竹子。每日裏覃國升送飯進去,送酒進去,他飯照吃酒照喝,也不答理人,直到覃國升送進去一份電報,說了一句話,才把他從練字的意境中拉了出來,隻聽覃國升說:“老大,日本人打進了北海。”
莫敵站起身子,擰了擰有些酸痛的腰,問道:“今天是十一月幾號?”
“五號。”覃國升回答。把桌子上已經凍了的陳茶倒去,重新砌了一杯熱茶放在桌上,站在一邊。
“也差不多是時候了。”莫敵並不意外,仿佛日本人在進攻北海前曾經向他彙報過一樣,隻管自顧自的說話,同時也是對覃國升說:“日軍優勢,並非陸上,而是海上,日本海軍優勢相對更為明顯,甲午海戰後,日本在東方這塊大海上,已經優勢占盡,如果不把海上的優勢用盡,他們是不會罷手的。去年這個時候,一支艦隊穿過台灣海峽,在華南登陸,如願占領了廣州。接下來的進展卻並不能讓日本人滿意,打了一年,仍然被餘漢謀擋在南嶺之南,不得寸進。想轉而向西,又忌憚廣西軍力。總不能呆在廣州發黴吧,隻能沿海岸線西進,中山拿下了,陽江拿下了,湛江在法國人手裏,日本人一時半會還不想跟法國人撕破臉,隻能繞過。繞過湛江後首當其衝的就是北海,拿下北海後,接下來隻怕就是欽州灣了。”
“就這麼眼巴巴的看著日本人掃盡我們的沿海嗎?”覃國升本來不想問,卻實在忍不住。
“有什麼辦法,沿海一帶是廣東地界,如今廣東餘漢謀被南嶺的進攻拖住,哪裏還顧得上這天長水遠的欽州灣。”莫敵歎了一口氣,望了覃國升一眼,把自己天馬行空的思維收回,開始與自己的警衛連長討論起中國南方海岸線防務。
“軍委會不是已經把白長官派往桂林行營當主任,全麵負責南方沿海的防禦事宜嗎?餘漢謀不能不服從白長官的調令吧!”覃國升不解的問,他是典型的學生軍,理論革命派,對一些彎彎繞搞不太明白。
“委員長說過,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地,意思是人分男女,地分東西,珠江流域,從來就有廣東廣西之分。”莫敵拿老蔣的話開了個玩笑,接著說:“在民國二十五年六一事變後,兩廣有協議,沒有廣東省『政府』的同意,廣西部隊不得進入,這個協議並沒有因為抗日戰爭的到來而廢除,起碼在民間沒有廢除。據我所知,在白長官就任桂林行營主任之前,廣西部隊最多隻能在邕寧南曉一帶布防,因為再往南就是欽州小董,廣西兵不能再進入。去年我回去時,聽說四十六軍175師莫樹傑將軍奉命在北海冠頭嶺上修建工事被當地人驅逐,就曾哀歎,如果日軍侵入北海,當地人當知此舉之錯。欽州亦是如此,海玉明就說過,欽防一帶居民均以粵語交流,桂軍則以桂柳官話為主,在欽防一帶駐紮,連買糧買菜都很困難。白長官出任行營主任後,情況有一定的改善,一個暫編師主力置於小董,補給必須全部從南寧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