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補(四)(1 / 3)

第十一章 野補(四)

六月十五日之後,莫敵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單調,除了打仗就是撤退,情報處的電報機也大多數時間保持關機,對外麵大多數事都不甚了解。回到麻埠,已經是七月一日。不知不覺,又是半個月過去,積了一大堆的電報抄件,光是憑祥的陳正信和太平的趙國龍兩個人的來電,就占了一半。對陳正信和趙國龍的來電慢慢清理,對桂南這半月的變化才有了個粗淺的了解。

趙國龍倒是一時也沒有閑著,邕欽公路的『騷』擾一直在進行,大大小小的戰鬥時有發生,負責邕欽公路運輸的台灣旅團不勝其苦。趙國龍不是好戰,是不可不戰,新19師深處桂南粵西,補給嚴重不足,不搶不能吃上飯,一搶就全部解決,不光是槍支彈『藥』還是吃穿用品,送到南寧的物資趙國龍幾乎弄出了一半。新19師除了師長秦靖,其它人都十分讚同這種土匪行徑,畢竟每天有海南島過來的魚肉吃總是一件比較愉快的事。趙國龍的遊擊戰可謂爐火純青,截打擾圍,無所不包,最多的一天,邕欽公路小董到南寧段,日軍的運輸隊連續遭到了六次打擊。

二十二軍指揮官久納誠一中將在南寧經常吃不上飯,著急上火。然而,讓他更上火的不是邕欽公路,而是西南方向他的終極目標,越南。

五月份,德國向法國宣戰,越過馬奇諾防線,久納誠一中將就向大本營請求,希望日本同時向法國宣戰,他就能率軍殺向法屬印度支那。日本大本營,嚴重老齡化,一群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老鬼子,做事講究一看二慢三通過。研究了半個月,給了久納誠一中將一個答複:稍安勿燥。大本營老誠持重,認為事態尚未明朗,雙方勝負未分,切不可輕舉妄動。

日本大本營沒有想到法國人如此不輕打,德國三下五除二就進入敦克爾克,等日本內閣反應過來時,法國已經投降。久納誠一中將認為這是個極佳的理由,必須趁此機會殺入越南,雖然日本還沒有與德意建立同盟關係,但是實際上已經是一條藤上的苦瓜,德意日三方的結盟會議也已經召開了幾次,就等書麵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德國的勝利就是日本的勝利,德國的利益同樣也可以轉換成日本的利益,德國占領了歐洲的法國,意大利占領了法國之前在非洲的殖民地,日本當然應該占領法國在亞洲的殖民區,法屬印度支那就是占領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在越南境內,還有一條讓日本人恨之入骨的滇越鐵路。

在來不及對部隊進行調動的情況下,久納誠一中將命令第五師團中村明人中將,不顧一切殺入越南,占領越南。

中村明人中將對自己可謂知根知底,第五師團兩個旅團,21旅團基本上折在昆侖關,第9旅團下屬第9聯隊也剩得不多,隻有福山正夫大佐的第41聯隊還保持基本滿員。桂南大戰後,第9旅團旅團長及川源七少將從南寧去到憑祥,就是為了殺入越南作準備,現在機會來了,必須行動,不管後果如何,先把戰爭挑起再說。

第41聯隊是四個步兵大隊的標準聯隊,在桂南作戰中,一直在左江流域一帶探路遊走,沒有參加昆侖關和南寧一帶的激戰,從而保持了部隊的基本完整,目前是華南方麵軍第二十二軍實力最強的一個聯隊級作戰單位,保有近五千人。

通過這段時間來對駐越法軍的了解,第9旅團及川源七少將知道,法軍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法國印度支那殖民地軍,這是法國的『政府』軍,司令部在河內,司令叫朗薩,軍銜少將,殖民地軍共計四個團,約有五千人,分別駐紮在南越北越金邊和老撾。北越的殖民地軍僅有一個軍部,下轄一個步兵團,總數不超過一千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