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補(二十一)(1 / 3)

第十一章 野補(二十一)

第七軍回縮六安,消息日軍早就獲得,這段時間來,一直在等,等七軍回縮後,立即占領空出來的平漢路東廣大地區。對這塊區域,日軍垂涎已久。兩年來,日軍在隨棗一帶與中國軍隊作戰,來自於平漢路東的進攻,成了日軍最大的威脅。有心想對平漢路西禮山麻城等地進攻,大別山的複雜地形又讓日軍望而生畏。從一九三八年六月向長江中遊的全麵進攻開始,直到今年的春夏之交,日軍對平漢路東進行過多次進攻,每一次都因為地形不熟,武器施展不開而折將損兵。在吃了大別山不少的虧之後,日軍輕易不敢踏入大別山。這次第七軍的主動退縮,讓日軍看到了機會。

華中方麵軍指揮部園部和一郎指揮官的計劃很周全,由第三師團的68聯隊和第十五師團的60聯隊,一南一北,在立煌的斑竹園地區彙合。一旦合圍形成,建立起牢固的防守工事,以中國軍隊的攻堅能力,難以突破。這樣一來,平漢線以東的光山、經扶、麻城、羅田等地就盡收囊中。接下來,以麻城為據點向東進攻,同時合肥的十三軍一一六師團配合向西進攻,夾擊立煌,以立煌為中心的皖西地區即可輕鬆拿下。

如意算盤打得很響!

第七軍得到命令,兩個師分頭拒敵。在作戰準備會上,副軍長王讚斌對同是副軍長的程樹芬說:“此次作戰,炎山(程樹芬字)兄占有主場優勢,172師對付名不見經傳的60聯隊,勢必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相對而言, 171師對付68聯隊就不那麼容易,在不久前棗陽大戰中,黃維綱五十七軍以一軍之威與其大戰數日,未能建功,還是在王毓文第91師的夾擊下,才將其驅走。如今68聯隊氣勢洶洶從信陽殺到,僅171師,若想抵敵,隻怕不易,畢竟獨木難支。”

程樹芬,湖北黃岡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畢業即投身新桂係,為李宗仁所倚重,進入大別山以來,率172師固守羅田一線,不僅身體力行,而且還以本地人的優勢,與黃安人老將程汝懷的自衛團聯合成立鄂東遊擊隊,派出原171師副師長覃壽喬擔任鄂東遊擊隊副總指揮。這兩年來,鄂東遊擊隊與172師的配合十分默契,不僅將日軍死死擋在大別山外,還主動進攻過黃梅縣城,一度占領黃梅縣城,成為轟動全國的大新聞。民國二十八年五月,日軍駐鄂東的高橋聯隊和森岡騎兵聯隊約2000人進犯黃岡大崎山掃『蕩』,遭鄂東遊擊隊和172師聯手伏擊,血戰八日,擊斃日軍佐藤大隊長以下官兵400名,活捉6人,繳獲步槍300多支,大炮5門,機槍13挺。大崎山麓黃土嶺一役,是為鄂東地區之前最大的殲滅戰。

對此次作戰,程樹芬胸有成竹,認為日軍60聯隊此次進入,也一定與之前一樣,飛蛾撲燈,自取滅亡。

與程樹芬胸有成竹勝券在握截然不同的是171師師長漆道征,接到命令的他眉頭緊鎖,一臉茫然,看完電報之後,把自己緊緊關在自己住的小房間裏,香煙抽完一支到一支,抽得地麵上滿是煙頭,房子裏烏煙瘴氣,從窗戶紙破敗的孔裏,竟然有煙囪般的白霧冒出。

參謀長王衛蒼和副師長曹茂琮在門口已經等了很久,這兩位都是湖南人,在一起用湖南話交談,很是投機。對於軍部的命令,他們兩人也覺得難以完成。畢竟日軍一個聯隊有多少人,戰鬥力多少,他們是知道的,作為即將到來的對手68聯隊,更是了如指掌,在不久前進行的棗宜大戰中專門對其進行研究。作為三師團的主力聯隊,作為三師團山脅正隆的禦林軍,不可小覷。棗宜大戰結束後,三師團損失嚴重,日軍大本營對三師團獎勵有嘉,物資和人員最早補充到位。補充後68聯隊的綜合實力,不比兩個月前的68聯隊遜『色』,特別是81式曲『射』炮部隊成建製的增加,某方麵較比之前更勝一籌。大別山地形複雜,山道蜿蜒,日軍坦克和大型火炮行走不便不能參戰,會讓他們的實力略大折扣,但是作戰區域距離信陽不遠,信陽機場的日軍飛機可以隨叫隨到,同樣會給作戰造成巨大的威脅。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覺得此仗難打,或許是參戰以來171師麵臨最嚴酷的一場惡戰,要有犧牲的準備。聊到最後,曹茂琮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先動起手來再說。王衛蒼點頭認可,不可能因為問題多、問題難以解決就不去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