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補(五十二)
天亮了,從上石牌渡口,一支小部隊說說笑笑往石牌方向走來,全是精壯小夥子,雖然一個晚上沒有睡,臉上明顯布滿了疲意,但是仍然難掩蓋臉上的興奮。領頭的,是個不到三十歲的漢子,個子高大,膀厚腰圓,黑裏透紅的臉,高高的鼻子厚厚的嘴唇。他就是野補團警衛營突擊連的副連長張重山。張連副是河北人,本來是江防軍的排副,黃梅大戰後補充到176師,分配到當時的1056團後,立即被羅衛看中,分配到突擊連擔任排長,當時當任連長的瘦猴,把全連分成三種不同的排,三排全部配備蘇製的水連珠步槍,還配上瞄準鏡,是個標誌的狙擊排。二排全部列裝德國『毛』瑟m712,機動靈活。張重山的一排是一『色』的日軍拐把子,這個排號稱巨人排,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以及體能都在全團數第一,三個班九挺拐把子,由九個正『射』手,九個副『射』手,九個彈『藥』手,還有一些後勤人員組成。無論是什麼崗位,這個排的每個戰士都能摟著拐把子打衝鋒。瘦猴離開後,趙勝安擔任正連長,副連長一職就落在張重山的頭上。扛著一挺拐把子,背著幾個日軍武裝帶和背包,張重山大步走在前頭,負重太大,有點喘不過氣來。機槍排的人都是重負,因為他們不僅要負擔自己的武器,還要騰出四個人來,兩人負責抬一門81mm曲『射』炮,這種曲『射』炮並不重,五十斤左右,但是不能分拆,隻能用一個擔架般的支架抬喪似的抬著,炮管朝下,不丁不八。
其它排的人也沒有閑著,這兩門炮,配備了十六箱炮彈,一箱八枚,每枚重量七斤,一箱也有五十多斤。五十多斤雖然不重,但是走遠了也不輕鬆。再加上幾十枝三八大蓋,幾十個背包,幾十個武裝帶,多了半個連的裝備,一看就是打了勝仗。
“張副,你是不是學過功夫?”有人嘻嘻哈哈的問副連長張重山。
“你怎麼知道?”張重山回問。
“你摟起曲『射』炮砸人,沒點功夫可不行。”身邊的一排長笑道。
“那就是力氣大,不是功夫。”張重山說:“功夫都是假的,是使力的門道,真正有力氣的人,功夫可奈何不了!我從小跟師傅練功夫,主要就是練力氣,師傅說,練功夫就是練力氣,沒有力氣的功夫不是功夫,是取巧。”
一排長笑著說:“我不管是取巧還是用力,你摟著曲『射』炮砸向日本鬼子那一下,我想這回完了,這門炮不壞才怪。”
“就是,我也是這麼想,完了完了,我還想著這回好了,有兩門曲『射』炮玩,之前在麻埠軍直屬炮團玩時,閑來沒事學會的玩炮技術總算有用武之地了,這一下,先報廢一門。”一排長身邊一個軍士笑道,他沒有帶隨身武器,肩上扛著一個帆布包,包分量不輕,應該是曲『射』炮所配帶的一些工具和配件,隻聽他繼續說:“這回參謀長派出我們警通連的一個班,就是為了弄回這兩門炮,如果還讓你給砸了一門,就太慘了。”
大都想起之前在皖河口打埋伏時張重山的威風,都笑了。
突擊連連夜趕到皖河渡口時,日軍的增援部隊還沒有到,張重山先讓人把擺渡的船船老大一家控製起來,然後讓一個本地的士兵扮成船老大的模樣,在擺渡人小屋裏等候。等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天已接近黎明,正是黎明前黑暗之時,在數把手電筒的帶領下,一隊日軍終於出現在皖河北渡口。走了一夜的夜路,深一腳淺一腳,還抬著兩門炮,這個小隊的日軍走得著實辛苦。好在弄了一輛大車,炮彈都由大車拉著,隻是拉車的是人,不是畜牧,畜牧不會走夜路。
到了渡口邊,向導喊了好一陣,這邊渡口小屋裏的士兵才罵罵咧咧出了門,把船撐過了對岸:“急什麼急,這麼一大早就渡河,奔喪啊!”
到了河岸一看,一把刺刀抵著胸口,麵前是凶神惡煞的日本兵,偽裝的船老大喊了一聲:“哎喲太君!”腳一軟,坐在船上。
看到這位在演戲,暗處的突擊連好幾個人差點笑出了聲。
船一攏岸,日軍就準備把炮往船上搬,船老大連忙對向導說:“鄉黨,規矩不對吧!”
“怎麼不對?”向導不解的問,他立即就反應過來:“別擔心,少不了你的過渡錢。”
般老大搖頭說:“不是錢,是規矩。這船小,裝了炮,可就裝不了幾個人了。我往時給大軍過渡,都是先過去一船人,在那邊守好,才把炮啊彈的運過去,最後才把這邊的人渡過去。”
向導立即知道了是什麼回事,正準備向日軍小隊長進言,沒想到日軍小隊長早已聽懂了,大讚道:“非常好,相當好,你的大大的好,良民的有,建議的大大的不錯,喲西喲西!”
把一個小隊分成兩半,一半先過去,一半在這邊等。很快,第一船就過了皖河,過了河的日軍立即在對麵河碼頭周邊搜索,沒有發現任何情況,黑燈瞎火,僅憑著兩把電筒東照西照,想發現問題也不容易。象征『性』的搜索完畢後,過渡的日軍全部聚集在簡陋的碼頭邊,『亂』照著電筒壯膽氣。果如船老大所料,第二船拉了兩門炮和全部的炮彈以及作為運輸工具的大車,就基本滿了,不剩什麼空位,隻有兩個日軍炮兵跟著上了船,其它人隻能等第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