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補(七十六)
比上一次小市搶糧又過去了幾天,秋天一天比一天涼,秋夜又更涼了幾分,月黑風高,一片蕭瑟,河岸邊上回還有幾片葉子的樹終於掉光了,剩下瘦骨嶙峋的枝條,,黑黢黢的夜裏,如同張牙舞爪的怪魔。皖水渡口一陣忙碌,卻並不喧囂,劉老大讓兒子把渡船劃過來,自己去找其它的船家,不管船隻大小,隻管過來接人,上回受了別人好處,這回理當幫忙,中國的老百姓,簡單樸實。高貴選一過河,就把劉老大的兒子叫到一邊,問他小市的日偽軍情況。劉老大兒子所說的,跟對河老鄉說的差不多,隻是詳細的告訴高貴選,倉庫裏還有糧食沒有運完,所以今天晚上仍然有一個偽軍排和一個日軍小隊在那邊值班。
蔣春陽心裏一陣輕鬆,還有一些糧食就好,這麼多的老鄉幫了忙,一會多少能分點好處。高貴選是個軍人,完全沒有考慮這些,隻在盤算如何作戰,既然日偽軍分成三個點,那就三個連一個打一家。七連上回來過,這次是故地重遊,去王家祠堂,那裏是偽軍連部所在,除了連部還有兩個排,算是比較輕鬆的。自己親率八連去徐家祠堂,那裏是日軍中隊部,除了中隊部還有兩個步兵小隊,是塊硬骨頭。九連由蔣春陽帶隊去齊家祠堂,那裏是倉庫。
“打王家祠堂要快,徐家胡同要擋住,不能讓日軍衝出,齊家胡同的日偽軍肯定是以守為主,不會輕易進攻,所以,就跟他們磨,磨到七連打下王家祠堂後增援過去。”高貴選對下麵三個連長說:“最難的,肯定是徐家胡同,要注意分寸,不能全部封死,要讓日軍出去增援,又不能讓他們一下子出來太多,出來多了我們打不及,反而會衝『亂』了我們的陣腳。營部的兩具擲彈筒跟隨九連行動。”
高貴選帶著八連在劉老大家兒子的帶領下,來到徐家祠堂。遠遠一看,就知道為什麼日軍會選擇這個地方了,這裏的條件果然不同。這個祠堂修建在小市集的人口密集區域,兩個側門是死胡同,不能通往祠堂後麵,隻能通到前門的小街上,與正門同方位。小街不大,前麵是住戶院子,院門與祠堂前門相對,中間的小街青石板鋪的地麵,平整而光滑。徐家或許是大戶,祠堂頗為講究,門口還吊著兩個紅燈籠,在黑夜裏很是顯眼。兩個日軍哨兵倚在正前的廊柱上,身上裹著大衣,三八步槍的槍帶挎吊在肩上,槍橫在麵前,遠遠看去,好象警惕『性』很高,仔細一看,兩隻手根本就沒有扶槍,垂在兩邊。
爬牆,進入祠堂正對麵的住戶院子,門坎下麵的狗洞,是最好的『射』擊孔,兩把捷克式就安置在這裏,槍口對準了祠堂的正門。在距離正門十來米的地方,對麵的院牆成了掩體,牆頭上滿是手持中正式的步兵。找了兩個樓梯,派了一個班的弟兄上了祠堂旁邊的屋頂,他們的工作不是截擊,而是預備日軍有人上房,一旦有人上房,才能暴『露』自己。
一切準備妥當,讓劉老大的兒子返回王家祠堂,告訴七連可以開始。
七連長這次很果斷,一排槍打掉門口的兩個哨兵後,五顆*炸開了王家祠堂的大門,連著就把手裏的*使勁的往裏扔,他打算先扔一百顆進去,看看能不能把祠堂給點著,隻要裏麵一著火,偽軍們如果不出來,就隻能活活的燒死在裏麵。
才扔了不到三十顆*,就聽到裏麵有人在喊:“別炸了,投降了,再炸就死絕了。”
七連長舉起手,讓弟兄們停止了投彈,吆喝著:“出來,我數一二三,不出來,再炸。”
就在數一二三的時候,七連的戰士們把火把點了起來,扔在祠堂門口,不一會,就形成了一堆篝火,把祠堂門口照得鋥亮。
“別炸別炸,就出來。”五個衣冠不整的建國軍走出來,赤著腳,身上裹著被子,被子被*彈片撕出了幾道口子,棉絮在風中『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