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餘(二)
獲悉三橋一戰大獲全勝,青木一夫倉皇逃去,梅城前敵指揮部一片沸騰,譚何易微笑著對莫敵說:“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挪挪窩,去三橋看看。”莫敵點點頭,太應該了,自己的部隊除了鍾鼎鼐部,基本上都集中在三橋,大戰過後,不想看看是不可能的。鍾鼎鼐部也已經與龍應雲部在月山會師,如果不出意外,明天也會到達黃墩,介時,野補團就齊了。
靳同軒連忙讓野補團參謀部的人員抓緊時間收拾,把伍廷煥營留在梅城維持指揮部的正常運作,譚何易是長官前往視查,但野補團就不同了,是彙合,是聚堆,是集中,是會師。從今天開始,野補團參謀部與前敵指揮部分離,回複到團參謀部的正確位置。
東起黃墩,西到三橋,南到望塘這一個狹小範圍內,雲集了176師近半人馬。高貴選帶著傷員大隊從詹家鳳形移到了程家圩,與蔣春陽部彙合,雙方一見,不覺悲從中來,帶著一個完整的營出來,幾次惡戰之後,營長重傷,還傷了八連長,亡了九連長,隻有一個七連長忙上忙下。士兵也損失不小,近四百人的營,不帶傷的不足百人,能喘氣的僅僅一半。好在張長武帶著完好無損的一連人馬幫助七連長,不然,僅是照顧傷員就能把高貴選營拖垮。
如果說高貴選營還能正常運轉,那趙晉部就已經完全垮了。
趙晉部三個營,人馬過千,曹家榜大戰,他們犧牲最大,傷亡超過了一半,犧牲達四百人,第三支隊三營長鄧九茂殉國。第二支隊三營長桂傳鵬一臉不好看,他的部隊傷亡雖然不大,但是對趙晉做法不是特別讚同。在他看來,作為遊擊部隊,就不應該主動出擊挑大梁,跟在日軍後麵撿撿便宜才是他們的作戰方式。趙晉頭上纏著紗布,一塊彈片從左邊腦袋上擦了過去,如果再近一公分,他就跟鄧九茂作伴而去。他在跟桂傳鵬說話,告訴桂傳鵬,在西六縣,不要把自己放在從屬的地位,作為西六縣的本地人,更應該把自己當成這個地方的主人。野補團跟十一遊一樣,都是自籌糧餉的部隊,他樣大多是遠道而來的廣西人,尚且能夠拚死作戰,我們作為主人,更沒有理由不主動作戰。桂傳鵬想想也是這個道理,跟著趙晉在三個營走了走,巨大的傷損還是讓他興奮不起來。
同樣是尾追而來的韋誌高部犧牲就少得多,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失,因為沒有形成正麵衝突,營長龐鳳清是個很義氣的漢子,第一時間讓營醫務隊趕到趙晉部,協助趙晉部處理傷員。
歐陽錦的傷亡不大,大多是三連勞伯良的人,被飛機掃『射』致死和航彈炸傷,黃英毅也被彈片劃出了兩道傷口,走路一瘸一拐,他的連隊不在正麵,不是飛機的主要目標,損失不大,石重正在這個反正連視查,進行安撫。
農如永連歸建,鍾良部三個連都略有損傷,作為連續幾場大戰,這點傷損可以接受,因為全部日械,彈『藥』補充方便,鍾良部正在清點物資,現在條件有所改善,日軍屍體上的衣服雖然不會再剝,但是背包武裝帶和皮鞋還是不能放過。
張生虎和劉五魁歸建後,還帶來了關山嶽一個連,羅衛一直呆在關山嶽的連裏,跟關山嶽聊天,聊野補團,聊176師,聊防空,聊打飛機,成了很好的朋友。石重看到自己的營,一下子成了六個連的大營,笑著對羅衛說:你把人帶來了,必須管飯。羅衛拍了拍石重的肩,說,我就擔心,我調走他們的時候,你會舍不得。
之前在三條小河裏打仗,死的魚漂到了下遊,早有百姓撈起,見戰事結束,把魚開膛破肚後,一擔擔挑了上來。周圍村寨的百姓,能做事的都來了,在附近的山邊,挖了幾個大坑,把日本人拖過去深埋,現在是深秋,三幾天不埋無所謂,過了年翻南風,如果屍體不深埋,肯定會生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