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餘(四)
對梅城同樣沒有任何興趣的還有莫敵。
送走了趙晉,莫敵帶著羅衛和靳同軒來到烈士的新墳前,帶著香紙,一路祭奠過來,這一次離開三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長眠在地裏的弟兄,趙晉所部的大多是安徽本地人,野補團的則大多是廣西人,他們從遙遠的廣西出來,卻不能再回去,莫敵十分的痛心。提著一大壺的水酒跟在莫敵的身後,羅衛第一次知道作為長官的痛苦,原來是一種鑽心的劇痛,一種不可呼吸的沉重,一種難以承擔的壓力,竟然有了殺人的衝動。靳同軒很虔誠的給每一個烈士鞠躬,他把自己當成了安徽人的代表,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弟兄表示感謝,聽到他嘴裏不停的說著一些顛三倒四的話,莫敵回過頭來,說:“同軒,我聽說,在昆侖關大戰時,杜聿明長官率領的第五軍可沒有幾個是廣西本地人。他們可以犧牲在廣西,我們也可以犧牲在安徽。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鍾鼎鼐部到達黃墩的時間很合適,太陽正好從西邊天隱去,東邊山頂映出如血的紅霞,靳同軒帶著新兵補充連和關山嶽的防空連在為鍾鼎鼐部準備營房。能夠征用的民房早就征用,能夠搭建的也早就使用,又來了四百多人,給後勤無形中增加了不少的壓力。好在這次殲敵不少,繳獲了不少的日軍帳篷,找了塊平地,把帳篷支好,橫平豎直,弄得整整齊齊,遠遠看去,倒也很有氣勢。
歐陽錦營、鍾良營、石重營,每個營多煮一個連的飯,鍾鼎鼐部一到,三個連立即被瓜分而走,二營營部留了下來,與團部共進晚餐。
關山嶽非常驚訝野補團這種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在建國軍裏,一般都是以連為單位,你弄到的你吃,你搭好的你睡,你沒有搭營帳就活該睡『露』天。已經是深秋初冬,這種天氣睡『露』天有點難過,那怕是精壯漢子也頂不住一整夜的寒風。野補團不僅與建國軍大不一樣,與其它的國軍隊伍也不大一樣,鍾鼎鼐部一到,各營的弟兄都迎了上去,如同迎接遠道而來的親戚,接過肩上的槍,拿過背包,接到自己的營地洗澡吃飯。新兵補充連和防空連的弟兄雖然一時還融不進去,卻也一個個看得眼熱。黃英毅拍拍關山嶽的肩說,兄弟,再過幾天,你也會跟他們一樣,成為真正的兄弟,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是戰場上把後背把『性』命互相托付的交情。
關山嶽點點頭,告訴兄弟們,再檢查一下帳篷,把鋪草再添上一層,讓走了一天長路的兄弟們睡得更舒服。弟兄們應了一聲,分頭而去。黃英毅微笑著對關山嶽說,在國軍這邊呆上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跟和平建國軍有質的區別,和平建國軍是為了生存而生存,國軍則不一樣,為了民族的大義,為了中華的複興,為了自由和獨立而戰,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所以他們對與自己有同樣理想和主義的人充滿了友愛,才能如同親兄弟一般生活在一個團體中,甚至可以為了對方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關山嶽怔怔的看著黃英毅,這個中央軍校十六期的小學弟,比自己這個十三期的學長對於戰爭的意義了解的要深入很多,是自己上課不用心還是這位小學弟天資特別高。他沒有想到,中央軍校十六期,是抗戰暴發後才入學的學生,對於民族大義的教育遠遠多於他們的學長們,說起來頭頭是道也就不奇怪了。
莫敵的團部設在黃墩的黃家大祠堂,晚餐很豐盛,不僅有珠流河下遊百姓送來的魚,石重還帶著人馬在『奸』豬老屋一帶圍獵了一天,弄回了五頭野豬和一些鼠兔山雞,五頭野豬一營三營各送一頭,警衛營人多,留了兩頭,還有一頭,送到團部。山雞燉湯,野兔紅燒,大碗的生燜野豬肉,用洗臉盆裝的油炸魚塊,看得官兵們口水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