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餘(十八)(1 / 2)

第十二章 戰餘(十八)

在嶽西縣的東部,是茫茫峻嶺,一直延伸到潛山境內,著名的古南嶽天柱山,就處於潛山境內。潛山北部,分成涇渭不同的兩種地形,西邊是山地,是大別山的邊沿,而東部,則是平緩的長江中下遊平原。潛山縣境的北部,是連綿的山區,也是安慶一帶著名的三不管地帶,是大別山鬧匪患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又以潛山縣境內最為嚴重,因為縣治梅城遠在南邊的潛水河畔,對於北部的大山,鞭長莫及。而與這一片大山緊鄰的嶽西縣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放之任之,不願給自己添麻煩。至於東鄰桐城,北鄰霍山和舒城,直接就不予理睬,眼不見為淨。

當莫敵把這個地形特點向各位略作說明,就見靳同軒臉上泛出了輕鬆的笑意,羅衛眼尖,指著靳同軒說:“同軒看你的表情,應該是理會了老大的意思,說說看,你的意見。”

靳同軒看了看莫敵,又看了看圍坐在一起的眾人,說:“我把我的理解說一說,老大看看是不是切合你的想法。”看到莫敵點點頭,提高了聲音,繼續說:“老大的意思,是不是把這夥赤軍放在屬於潛山管轄的大別山東麓,這個地方,潛山不願意管,我們管不著。隻要他們做事注意分寸,不太出格,不會有人幹涉他們的存在。就算是上頭發現,怪罪下來,我們也能睜著眼睛裝糊塗,一推六二五。”

“很有道理。”羅衛仔細看了看地圖,說:“這個地區,往北主簿官莊一帶,是嶽西霍山桐城和舒城交錯地帶,霍山和舒城屬於138師轄地,更加複雜,很好很好。”

石重看了看,說:“我們可以告訴對方,平時可以呆在其它縣,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到嶽西暫避一時,可以與我們在頭陀的兵站聯係。”

鍾鼎鼐說:“這樣最好,郭台青這人不錯,我不想看著他們為難。”

莫敵點點頭,對覃國升說:“這個事就交給你來處理,務必妥當。”

覃國升立即站起來,很認真的回答了一句:“是,保證完成任務。”

這一下,大家都明白了莫敵的意思,如果讓石重鍾鼎鼐去處理,肯定會傾向於對方,如果讓靳同軒和何得貴去處理,又肯定會製約對方,隻有覃國升是最合適的人選,他與對方沒有什麼成見,凡事會以大局為重,不會循私。

帶著野補團的集體意見,覃國升與石重帶著張生虎、趙勝安兩個連以及近千人的輜重大隊人員向東開拔,在潛山槎水分手,石重帶著人繼續前往桐城廬江一帶打劫,覃國升則帶著自己的小衛隊北進板栗山,與郭台青洽談。

郭台青隨著石重進入大別山後,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如魚得水,大山如同他們的母親,在這裏生存,遠遠要比平原容易,就在石重回嶽西走了一圈這麼一點時間,他們就在當地做了一筆不小的生意,因為之前打劫所分到的大量物資,正是山區百姓所缺乏的,他們用這些物資,向當地百姓換取了大量的物資,主要是特產瓜簍子。準備通過自己的渠道銷往安慶,年關將近,市場看好。在進入大別山區之前的這段時間,他們的日子過得有點差,因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最後通諜日益臨近,所有在長江流域一帶活動的赤軍全部北遷,郭台青也得到了命令,要在1941年元月1日前離開樅陽,進入黃泛區以北地區。換防沒有問題,問題是沒有一分錢的開拔費,也沒有具體的路線規定,更沒有沿途的接待方案,借五個膽子給郭台青,他也不敢離開自己熟悉的這塊土地。石重因為感謝他帶來好消息,把他帶到大別山四十八軍的防區,卻不能作主把他留在這裏,自己到底能不能在這裏落腳,郭台青自己也沒有底。

看到覃國升來到,郭台青知道,自己應該可以在這個地方呆下來了,心裏才有了一點放鬆,眼看就要過年了,還在外麵流浪,作為遊擊大隊的負責人,實在有點不願意。他的遊擊大隊,是一個營一級的編製,跟著他來到大別山區的,卻不止五百人,因為一些遊擊隊員還拉家帶口,因為他們中間的一些家屬,在樅陽當地,屬於赤『色』積極分子,早就上了軍統的黃榜,如果不離開,隻怕第一個清除的就是他們。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有不少人在當地潛伏了下來,成了農產品銷售渠道中的一環。

覃國升才到村口,郭台青得到手下的通報,連忙迎了上去。

兩人互相打量了一下對方,郭台青三十三四歲,身村偏瘦,大眼高鼻,身上穿的是和平建國軍的軍服,隻是帽子上的五彩五角星換成了兩粒扣子,左臂上的白底藍字寫得分明:新四軍。

兩人作了自我介紹,覃國升還拿出了自己的派司,176師野補團少校政治部主任。看著覃國升的派司,再看看覃國升尚帶稚氣的臉,郭台青暗道,這個政治部主任,年紀輕輕,不知道是什麼來路。在他看來,國民黨的政治幹部,大多是老朽,如果是年輕的,不是軍統的學生哥就是複興社的青年軍。想起這兩個係統,郭台青不由自主的離遠了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