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換防(二十二)(1 / 2)

第十三章換防(二十二)

首當其衝的是韋介伯的414團。韋介伯想錯了,非常的錯!現在不是太平天國時代,韋介伯不是吳定規,來犯者也不是李續賓。最重要的是,來犯者手裏有炮,而且還不少,山炮十八門,步兵炮二十四門,手炮無數。在鳳落河對岸,山炮就開始撕開炮衣,填彈入膛。炮彈落到韋介伯的陣地上,把整塊的青石炸得稀爛,太平天國時代的工事,完全無法抵禦這個時代的炮火,頓時,韋介伯部無處可藏身,損兵折將,抱頭鼠竄,狼狽之極。

“師座,師座,對方炮火太猛,工事完全失效,空間狹小,難以躲避,請求退回龍舒水以南布防。”韋介伯的聲音像哭,伴著激烈的背景聲,從報話機中傳出。

李本一果斷讓韋介伯部退出陣地,退到龍舒水南岸,然後斬斷浮橋,嚴陣以待。

龔慶元則命令李柏成部,做好炮擊準備。在龔慶元看來,之前韋介伯在龍舒水北岸所享受過的一切,接下來也要讓沈席麟嚐嚐。你有火炮,並不代表我就沒有!

日偽軍輕鬆渡過鳳落河,進入三河鎮,前鋒直指龍舒水北岸,如果不是因為浮橋被拆除,日偽軍或者會直接衝向南岸。

就在沈席麟躊躇滿誌站在龍舒水邊,先頭一個團進入龍舒水和鳳落河形成的三角地帶,不少人正在欣賞之前由自己炮兵製造出來的景『色』時,李柏成的炮火響了!

雙方的炮火數量基本相當,山炮都是十八門,李柏成調了一門去盛橋,隻剩下十七門,建國軍有步兵炮二十四門,李柏成沒有,卻有82迫擊炮十八門。相比70步兵炮和82迫擊炮,『射』程大致相等,炮彈重量大致相當,『射』速步兵炮占優,靈活『性』則迫擊炮領先。不同的是,之前韋介伯藏身的掩體,已經被建國軍的火炮完全摧毀,現在處於其上的建國軍先頭團處於完全暴『露』的狀態。基於後一個原因,炮擊的效果,李柏成的更好一些。

隻是炮擊了十分鍾,渡過鳳落河的偽軍在沈席麟的率領下退回鳳落河以北,日軍督戰隊開始還有點意見,後來看到確實被炸得很慘,放下了督戰的軍刀,加入到救護的行列之中。

偽軍的傷亡人數,略在韋介伯之上。

第一個回合,雙方戰成平手。

因為河水的阻隔,戰火被隔在河水的兩岸,隨著夜幕的降臨,今天的三河戰火熄滅。

三河的戰火告一段落,而盛橋的戰火卻又一次點燃,這一次,如教科書般,176師野補團給138師野補團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警衛營的所有手炮,以及分布在三個營各連的手炮在晚餐後全部集中起來,共計四十五具日產八九式擲彈筒,每具擲彈筒平時是兩人十六枚炮彈,這次在泥河收獲較大,有一個馱馬隊專門運輸九一式,因此擲彈筒手變得相當的富裕。他們的工作是趁著夜幕,在半夜之前,從日軍軍營的西邊把炮彈全部扔過壕溝。作戰總指揮是警衛營參謀長黃英毅,擔任掩護的,是劉五魁的重火力連。

日軍軍營的西邊,是日本商人居住區,人口相對比較密集,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應有盡有。沒有了地堡的保護,整個居住區都在手炮的打擊範圍之中。

擲彈筒手們有點鬱悶,他們沒有想到,這次出任務竟然是一次負重的任務。擲彈筒手平時的戰鬥負重並不多,九一式每一枚045公斤,一個彈『藥』袋裝彈八發也不過36公斤,加上擲彈筒整個作戰係統一共不到7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輕機槍還要輕的多。但是今天晚上,他們除了自己的戰鬥負重,還需要肩負一個超過一百斤的沙包。當他們潛伏到距離壕溝十米左右時,大家把沙包拚成一個簡單的掩體,以防日軍機槍掃『射』。

由於不需要太多的準確『性』,擲彈筒手們都是采用臥姿,躺在掩體後麵發『射』炮彈。助手也躺下身子,給『射』手備彈,至於觀察,並不需要,因為哪怕是最笨的『射』手,也不會把炮彈扔到相反的方向。在第一輪炮彈發出之後,立即引燃了宿舍區的大火,同時也引來了機槍瘋狂的掃『射』,子彈打在掩體的沙袋上,煙灰四起,擲彈筒手們知道,如果不是有這些沙包,自己已經死了很多次了。

很快,馬克沁機槍響了起來,把對方的火力完全壓製住,由於對方有火光,能看到活動的人影目標,準確『性』較好。而這邊則是黑麻麻一片,隻看到從馬克沁槍管『射』出的焰口和子彈拉出的紅線。很快,對方就沒有了動靜。隨著一聲撤退,先是擲彈筒手們退下,接下來是劉五魁的隊伍。

隨著進攻隊伍的退去,日軍營中哀嚎聲響起,好不熱鬧。

靳同軒告訴警衛營,先休息一下,下半夜三點,這樣的打法再來一次,隻不過,地點換到日軍營的東邊。謝騤討好般的詢問靳同軒,這麼有意義的事,一定要給138師野補團一點事做,不能光這麼看熱鬧,要積極參與。靳同軒也不客氣,讓他們每人準備一個大沙袋,在東邊的突擊打響時,運到之前突擊的西麵,無聲無息砌出一個高達一米五,長達百米的作戰牆來。謝騤高興的下去布置任務,他知道,這是為明天的作戰作準備,明天,強攻將從西邊打響。